系列談之二: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歷史主流 歷史意識 歷史使命——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孫中山先生的國家統一思想,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立足于當時中國的民心所向和時勢所趨。針對辛亥革命后“民國”稱號下的中國大地亂云飛渡、軍閥割據,中山先生同時以革命家的膽識和思想家的睿智,精辟揭示中國統一的必然性。
其一,統一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和大勢——在列舉中國自秦朝統一后歷代基本都以統一為主的事實基礎上,中山先生明確指出:對比世界其它國家,中國“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國”,“國土統一已經數千年”,歷史上“雖有離析分崩之變,然為時不久復合為一”,尤“近世五六百年,十八省土地幾如金甌之固”;結合本國歷史傳統,“中國原來是統一的,便不應該把各省再來分開。中國眼前一時不能統一,是暫時的亂象。”這樣對比中外、貫通古今,意在論證悠久的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進程中多元一體、綿延不斷的特例,論證中國統一的大勢是歷史、也應該是現實。
其二,統一是中華民族整體的“意識”和“使命”——中山先生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都以統一為主這一客觀存在,決定了統一的中國“已牢牢地印在我國歷史意識中”;而這種“歷史意識”,又進一步促使“國家統一”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值得注意的是,中山先生還表示,“我們推翻清朝,承繼清朝的領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國,為什么要把向來統一的國家再來分裂呢?”這種觀點,不僅與現代國際法關于國家因革命變更政權后在國土問題上“政府繼承”的概念完全吻合,而且是中華民族崇尚統一、維護統一的“意識”和“使命”在法理上的一種充分體現。
其三,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共同的、堅定的意愿——針對當時“南北紛爭,兵災迭見”、“生靈涂炭,民不聊生”的社會亂象,孫中山先生指出:“中國人民對連綿不斷的紛爭和內戰早已厭倦,并深惡痛絕”,“堅決要求停止這些紛爭,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希望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和不可動搖的民族”;我們“應竭誠應其要求”,努力使國家“歸于統一”。這既闡明了“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強烈愿望,更表明了“統一”是自身“順天應人”的熱切追求。
其四,統一是中國社會進步的基礎——中山先生指出,統一是民富國強的保障,“統一之時就是治,不統一之時就是亂”,“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統一成,而后一切興革乃有可言,財政、實業、教育諸端始獲次第為理,國民意志方與以自由發舒”,由此中國“將來定可為世界一等強國”,并“為亞洲黃種為世界人道而盡力”。這里步步遞進地論證,中國的統一,與人民幸福、民族興旺、國家發展、世界進步息息相關。
中山先生對中國的統一充滿信心,其思想主張集中反映了中國特色的文明傳承、中華民族的“歷史意識”、中國社會發展的時代潮流;同時也彰顯中國革命偉大先行者勇于承擔的“歷史使命”。(華慶)
往期回顧:
下期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