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兩岸認同無法一蹴而就 要做到將心比心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的文章,論述兩岸認同問題。李鵬認為,認同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無論是大陸同胞,還是臺灣同胞,都應該具有同理心,做到將心比心,不能強人所難。在認同問題上,如何引導臺灣民眾從“心服口不服”或“口服心不服”到“心服口服”,將是一個復雜艱巨的過程。
文章摘編如下:
“認同”是兩岸關系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詞匯,F代漢語中對“認同”有3個解釋,一是認為一致,相同;二是具有親近感和可歸屬的愿望;三是贊同!罢J同”語義學的定義告訴我們,認同是分層次、分程度的。在兩岸關系出現復雜變化的新形勢下,討論增進兩岸同胞的認同問題時,切忌將問題簡單化。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我們指涉的是哪個領域、哪個層面上的“認同”。
在兩岸政治關系陷入僵局,兩岸之間的一些結構性政治難題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兩岸應該更多求同存異,從兩岸同胞都能一致贊同的方面入手,然后再逐漸建立起其他領域的認同。
五個深度心理過程
從目前來看,增進臺灣民眾對和平發展的認同,對統一前景的認同是當務之急;這一認同的建立,可以為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創造條件,為“中國”和“中國人”的認同創造機會,而后者更強調的是歸屬感和親近感。
認同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在兩岸關系中,當大家談及認同時,往往指的是政治認同,它不僅涉及到政治符號,還與政治情感和政治心理有密切關系。在臺灣,由于過去20多年“去中國化”的教育和對大陸“污名化”宣傳,臺灣民眾要徹底改變對大陸的印象,消除對兩岸統一的疑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筆者認為,認同需要深入的了解,認同需要同情的理解,認同需要相互的尊重,認同需要理性的思考,認同更需要超越自我的勇氣。
道聽途說、一知半解無法產生穩定的認同。兩岸雖然開放將近30年,但兩岸同胞對彼此的了解遠遠不夠。兩岸之間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一些臺灣同胞對中國共產黨和大陸的理解還停留在30年前。部分大陸民眾對臺灣政治的理解也僅限于“選舉”、政論節目和“立法院”打架,對臺灣的經濟發展更是知之甚少。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無法產生可期待的想象,就更談不上認同了。
兩岸同胞的教育背景和成長經歷不同,在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上自然也會有差異,如果沒有同情的理解,沒有相互尊重,建立共同的認同也是無從談起。無論是大陸同胞,還是臺灣同胞,都應該具有同理心,做到將心比心,不能強人所難。比如在臺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上,大陸需要考慮到臺灣同胞的合理需求,為臺灣同胞在國際社會創造更多的便利;同樣,臺灣同胞也需要理解大陸在這個問題上的難處,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
認同轉化需要勇氣
認同涉及到情感和心理問題,在某些時候會呈現出感性的特點,這也是認同很容易被操弄的原因。過去20年,臺灣某些政黨和政治人物操弄將“臺灣人”和“中國人”認同對立起來,并將此與“國家認同”和“臺灣獨立”聯結起來,使得一些臺灣民眾產生了認同的困惑。如果臺灣社會長期陷入民粹的氛圍,民眾看不清“臺獨是絕路”歷史發展的大勢,就會繼續陷入“認同危機”,就很難形成對統一前景和“一個中國”的認同。
過去幾十年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讓臺灣民眾先入為主地形成了某種政治認同。也許這種認同是混亂的,迷惑的,也并未成型,但畢竟與大陸所期待的認同有一定的落差。因此,臺灣民眾認同的變化和轉換是一個認清形勢,自我超越的過程,需要很大的勇氣。因此,在認同問題上,如何引導臺灣民眾從“心服口不服”或“口服心不服”到“心服口服”,將是一個復雜艱巨的過程。(李鵬,作者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秘書長、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