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菲:臺灣“新南向”須處理好兩岸關系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的“新南向”經濟政策。評論指出,民進黨要重推“南向政策”,關鍵是處理好與大陸的關系,即使蔡英文當局不打算推動兩岸在經濟上建立一體化關系,但就發展臺灣經濟來說,兩岸經貿關系的實質仍然是大陸與臺灣經濟體量差異帶來的互補性。民進黨的“新南向”政策,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是遲早的事。
評論摘編如下:
“520”以來,民進黨相繼釋放希望“緩和兩岸關系”、“實現民共對話”、推行“新南向政策”以及在兩岸行政布局上“整合臺灣政治”等信號。
民進黨已有危機感
以蔡英文為代表的民進黨溫和勢力,其執政初期處于難以掌握臺灣經濟資源,政治上難以完成垂直權力體系組合的狀態。為證明“民進黨有能力團結臺灣”,“有能力保障經濟穩定發展”,有能力借“臺獨執政”風險“迫使”大陸接受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中扮演角色,同時迎合美國在亞太地區“再平衡”政策,民進黨從多重預期出發,推出“新南向”政策,有其特殊意義。對執政者在“應景”方面的迫切性而言,是“相對合理的選擇”。說明民進黨已有危機感。
目前,世界經濟陷入長期停滯狀態。與此同時,在亞太地區,區域合作競爭激烈。TPP、RCEP和大陸“一帶一路”戰略“三足鼎立”的格局,不分伯仲。這種形勢,不利于民進黨實施“以參加TPP第二輪談判為政治動力,實現臺灣扮演多重地區角色”的戰略。
今年以來,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美國在2015年積極推進TPP的戰略態勢,出現變化。美日國內輿論對TPP出現反復。短期內,臺灣已經沒有參加TPP第二輪談判的可能性。在美歐矛盾加劇、日本經濟持續下滑、海峽周邊局勢動蕩的背景下,臺灣各勢力就區域發展戰略達成共識更加困難。如TPP經濟利益小、政治收益大;RCEP經濟利益大、政治風險也大等重大爭議。
邏輯上,民進黨重新“南向政策”有如下“利好”:其一,區域戰略方面繼續討好美國。在美中日相互“平衡”和“相互遏阻”的關系中,實現臺灣在美國“亞太戰略中分擔責任”的“角色定位”。其二、資本博弈是未來亞太區域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臺灣步日本后塵,在美國需要的“資本博弈”中,充當“排頭兵”。如民進黨在亞投行問題上的“緊急煞車”,“太陽花學運”與民進黨相互配合,沖擊兩岸服貿進程等。
由于角色轉換,下一步不排除民進黨借大陸“絲路戰略”,企圖實現臺灣在區域經濟合作中“戰略上的靈活性”。從鞏固執政的需要這一點看,民進黨“腦洞大開”的需要,確實比任何時候都更迫切。重推新南向政策的后面,說不定隱藏與“西進”并行的“探索”。
民進黨要重推“南向政策”,關鍵是處理好與大陸的關系。賴幸媛做臺灣陸委會主委時在立法院做ECFA簡報時表示,她認為“兩岸特色就是指兩岸關系特殊,雙方體認到彼此經濟體量的懸殊而有新的體認”。即:發展兩岸經濟關系的依據,是大陸與臺灣經濟體量差異帶來的互補性。
即使蔡英文當局不打算推動兩岸在經濟上建立一體化關系,但就發展臺灣經濟來說,兩岸經貿關系的實質仍然是大陸與臺灣經濟體量差異帶來的互補性。而民進黨恰恰對此避而不談。甚至“更進一尺”,要否認“九二共識”。這種以政治割裂經濟的“技巧”,沒有根基,只會使南向政策再次重蹈前轍,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臺獨終是一時現象
民進黨的“新南向”政策,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是遲早的事。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第一步是民進黨必須停止執行從擴大兩岸政治分歧中“漁利”的策略,回到“九二共識”的立場。在中國的日歷中,“臺獨”分裂路線是沒有出路的。“臺獨”勢力的存在,終究是“一時之現象”。(周忠菲,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