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菲:論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兩面性與危害性
華廣網21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周忠菲的文章分析民進黨路政策的兩面性與危害性。周忠菲指出,蔡英文大陸政策的兩面性由來已久,如果民進黨內的“臺獨”勢力,執意將這種曖昧不明的大陸政策與外國勢力構筑的“反華戰略包圍”結合,兩岸關系就可能出現由于“和平倒退”而引發“沖突”的危險。
全文內容如下:
臺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于今年5月20日走馬上任近一月,總體來看,大多數輿論認為兩岸關系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主要原因是蔡英文的大陸政策模棱兩可,至今仍回避“九二共識”。
本文認為,雖然蔡英文執政時日尚短,但其大陸政策的兩面性卻是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參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期。如果民進黨內的“臺獨”勢力,執意將這種曖昧不明的大陸政策與外國勢力構筑的“反華戰略包圍”結合,兩岸關系就可能出現由于“和平倒退”而引發“沖突”的危險。
一、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兩面性
2016年民進黨上臺,帶來臺灣內外方針在國際層次、社會價值觀、政黨結構方面的嚴重逆轉,突出表現在其大陸政策的兩面性上。
觀其基本策略,主要通過兩面手法,依靠美日,試圖在多邊戰略上與大陸“進行對沖”,換取所謂臺灣“安全”。在兩岸關系上,要實現從國民黨執政時期狀況的大幅后退,中斷兩岸政經互動,實現“政經分離”的綜合布局。在社會價值觀上的最終目標上,逐步實現“去中國化”。企圖造成民進黨在臺灣長期執政的趨勢。
例如,在區域和兩岸周邊的國際問題層次,民進黨的基本策略是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向日本和與大陸有爭議的國家傾斜。暗中參與制造地區不穩定輿論,渲染“中國威脅”。其次,在島內社會價值觀方面,民進黨執政后迅速取消國民黨時期對“課綱”的調整,恢復有利于“臺獨”勢力和“去中國化”在島內鼓噪的版本。其三,民進黨借鼓吹臺灣“民主價值觀”,政治上對國民黨“趕盡殺絕”,同時又企圖在兩岸關系上接過國民黨的“全部家當”。
二、目標設定與路徑的依賴相背離
眾所周知,大陸多次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自2014年臺灣“九合一”縣市長選舉以來,無論是2015年中的“習朱會”,還是2015年底的“習馬會”,大陸對臺政策始終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基礎和出發點。在對待民進黨新當局方面,例如對蔡英文520演說的回應,大陸定調是“未完成的答卷”而不是“不及格的答卷”。說明大陸對臺政策在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對“臺獨”勢力進行斗爭的同時,在爭取蔡英文回到“九二共識”的問題上,繼續持開放立場,展示了高度善意。
而蔡英文推行具有兩面性的大陸政策:表面上目標設定是使“兩岸關系重新回到繼續和平發展的原點”,“希望實現”所謂“民共對話”,要兌現競選承諾,要“發展臺灣”。但實際上的路徑選擇是:“堅持強硬立場不變,迫使大陸與其打交道”,通過“不接受‘九二共識’,卻要迫使大陸與民進黨談判”,以此實現兩岸關系“政經分離”的目標。這在本質上是貫徹一條徹頭徹尾的“臺獨”路線。民進黨大陸政策目標的設置與路徑的依賴是相背離的,這種政策上的兩面性,勢必遭到大陸的抵制,帶來兩岸關系的“和平倒退”。
三、警惕民進黨危害地區和平
民進黨在“九二共識”上罔顧事實,倒因為果。一方面高估美日外部力量,另一方面,低估大陸的決心和兩岸人民的意志。民進黨這種表面上身段柔軟,骨子里不惜以兩岸關系“拐點”進行“威脅”的手法,對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具有極大的危害性。
例如,日本正在把釣魚島問題與中國“軍事威脅”相掛鉤。美國正利用南海問題,在中國周邊“制造沖突”。如果民進黨采取與大陸“戰略對撞”的選擇,就可以把兩岸關系停滯的肇因“歸咎大陸”。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不但意味著長期以來“日本挨打,美國協防”的亞太安全格局有可能轉變為“美日雙方對等防御”,也意味美日安保合作機制的加強可能借用臺灣。臺灣也試圖利用這一調整,將長期以來“臺灣挨打,美國不一定協防”的局面,引導為“美日為臺灣協防”方向發展。因此,臺灣信誓旦旦,宣稱要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中“扮演角色”。
四、倒因為果,民進黨手中籌碼越來越少
2006年陳水扁執政時,安倍內閣的外相麻生曾經提出建立遏制中國的“自由繁榮之弧”設想。這直接導致民進黨提出了“決戰境外”的戰略設想。
2015年以來,蔡英文領導下的民進黨,高估了外部勢力的作用和部分臺灣新民意的支持,以“九二共識”為突破口,倒因為果,在兩岸關系中興風作浪。其實,由于大陸力量的發展,美日對華政策也具有兩面性,其政策目標,是使雙邊關系重回戰略互惠關系的原點,而不是與中國進行戰略對決。這種根本上的大國關系結構,注定民進黨在一個中國原則上與大陸進行戰略對抗,只會使自己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少。
蔡英文大陸政策的兩面性,其政策目標與路徑選擇的自相矛盾,注定不會得到兩岸人民的支持。不過,由于預見到與大陸對抗可能帶來政治上巨大的損失,我們必須警惕民進黨利用手中的權利,在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之前鋌而走險,危害臺海地區的和平。(周忠菲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