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解析
2014年12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中常會上請辭黨主席職務
2014年底,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束,國民黨慘敗,民進黨意外大勝,臺灣政治板塊發生轉折性移動,由過去的“藍大綠小”轉變為“綠大藍小”,由過去的“北藍南綠”轉變為“遍地皆綠”。那么,這一選舉結果是否意味著臺灣藍綠二元政治結構被打破?臺灣政治板塊移動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無所作為的民進黨何以能夠大勝?造成這一結果背后的根源何在?這些重大問題都需要深刻解讀與分析。
藍綠二元政治結構是否被打破
今天臺灣政治結構為藍綠二元結構。這次臺北市長選舉,出現了以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或第三勢力的大勝,而且對周邊地區有放大效應,從而不少學者認為臺灣政治發展開始超越藍綠。那么,臺灣政治結構是否發生質的變化或重大變化,第三勢力是否成為一支不同于藍綠的獨立政治力量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第三勢力常常也被認為是中間選民。中間選民中又有經濟選民與理性選民。所謂的理性選民是極少數超越藍綠、主要以經濟與治理能力為依據進行理性投票的選民。經濟選民是非常重視經濟發展特別是兩岸經濟合作的選民。依此定義,并不是所有中間選民會持續支持柯文哲。
其實,筆者與外界對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或柯文哲現象已有較多討論?梢钥隙ǖ刂v,柯文哲的基本支持群眾是綠營,否則僅靠所謂的第三勢力是不可能贏得選舉的。以民進黨蘇貞昌上次臺北市長選舉得票近65萬票計算,柯文哲來自非綠營的選票最多不超過20萬票(因為民進黨在臺北市的選票是增加的)。所謂的“白色力量”,其實也主要是近年興起的公民運動力量,又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是否屬第三勢力是存在疑問的。因為他們的理念、主張與民進黨基本上是一致的,是支持民進黨的,只有極少數與民進黨的政治理念不同,總體上是屬于泛綠營的,即極少數淺藍與部分中間選民支持柯文哲。
就臺灣的政治現實觀察,臺灣第三勢力是很難存在與發展的。關鍵在于筆者一直強調的臺灣任何政治勢力或政治派別不能回避臺灣政治定位與兩岸關系定位問題,最后的選擇必然回歸到藍綠兩大陣營問題上。過去的李登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都曾努力建構第三勢力,但均以失敗告終,未能逃出藍綠結構,問題就在于此。
在可預見的將來,臺灣政治藍綠二元結構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藍綠力量對比的翻轉,由“藍大綠小”變為“綠大藍小”,通過一些重要數據可以充分顯示藍綠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一是臺灣22個縣市,國民黨執政縣市由15個減為6個,民進黨由6個增加為13個,無黨籍由1個增為3個;按藍綠結構分,呈現“藍8綠14”。其中,6都(6個直轄市)由“藍4綠2”變為“藍1綠5”。二是國民黨在這次22個縣市選舉總得票數為499萬張,民進黨參選的17個縣市總得票數為583萬多票,超出國民黨84萬票;按藍綠結構分,將臺北市柯文哲得票數85萬票的65萬票歸為綠營(上屆不看好的蘇貞昌在臺北得到近63萬票),再加上民進黨未參加選舉的縣市得票估計20萬票,則綠營總得票數達668萬票,較藍營多出近170萬票。三是這次地方選舉,國民黨得票總數為499萬票,與2012年大選馬英九得票數689萬票相比,兩年減少190萬選票。將以上結果對比分析,目前綠藍支持選民差距約170至190萬票。四是臺灣人口2300萬人,民進黨執政縣市人口達1444萬人,占全臺人口總數的61.7%;臺灣合格選民1850萬人,民進黨13個執政縣市人口1140萬人,占61.62%,加上臺北市,綠營合格選民則占合格選民人口的70%以上。五是國民黨縣市長選舉得票率從上屆(2010年)的47.88%降為2014年的40.7%,減少7.18個百分點;民進黨由45.32%上升為47.55%,加上臺北市則為55.48%,增加10.16個百分點。
可以說,這次臺灣“九合一”選舉徹底改變了臺灣的政治版圖,改變了藍綠力量對比,也將改變臺灣未來政治發展方向,但沒有改變臺灣藍綠二元結構,也很難超越藍綠,除少數中間選民外,在重要選舉中依然是“藍投藍、綠投綠”,藍綠基本盤依然是影響選舉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