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陳星:“九合一”選情反映出臺灣選舉的結構性變化

2014-10-09 15:5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華廣網10月8日刊載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的文章,分析島內“九合一”選情反映出的臺灣選舉的結構性變化。文章指出,島內選舉整體呈現較“冷”局面,選舉激情的減退意味著選舉動員中“去政治化”的傾向比較明顯。趨勢改變意味著影響選舉的各種因素都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這可能是觀察臺灣選舉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全文內容如下:

  2014年11月29日,臺灣將進行選舉史上第一次地方公職全額改選,即“九合一”選舉,將選舉產生臺北市等六個“院轄市長”與市議員、16個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鄉鎮市長與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以及“院轄市”的少數民族選區行政首長與民意代表,將產生11130名公職人員,堪稱臺灣地區選舉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目前坊間對這次選舉的評論甚多,大多認為藍營氣勢明顯不如綠營,當然也有對藍營選情審慎樂觀者,認為藍綠政治版圖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總體上來看,這次選舉藍營的選舉雖然不會好看,但綠營要想借此對藍營實施“毀滅性打擊”也不大可能。事實上,從基本面來看,哪個陣營多勝選幾個縣市長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臺灣的選舉本來就是常態性的政治活動,不同層面選舉中的政黨輪替也漸成常態。故而筆者認為如果從選舉結構的層面上對這次選舉進行分析顯然會更加有意義,本文僅從選舉的基本結構方面略陳對此次選舉的看法。

  這次選舉整體上呈現出選情比較“冷”的局面,臺北市的選舉是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其他選區的選舉與往屆相比也冷清不少。從政治學的一般理論上說,這意味著臺灣的選舉已經超越了激情動員的階段,逐漸進入相對穩定階段。選舉的激情動員往往出現在政治系統發生劇烈變化的初期,情緒性動員和議題動員往往會收到出乎意料的結果,整個社會也呈現出相對狂熱的特征。隨著選舉的常態化,民眾對于選舉的熱情開始減退,尤其是在經歷了政黨輪替之后,政治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會將部分選民的激情澆熄,全社會范圍內的政治冷漠開始擴展,投票率不斷降低。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的投票率逐年下降就是這種基本規律在起作用的結果,可以預料的是未來投票率還會進一步下降。這種情況的佐證是,正如目前看到的情況,國民黨雖然狀況連連、支持度低迷,但民進黨的支持度也未見大幅上升。臺灣政治冷漠的發展情況無疑會對臺灣的選舉產生較為長期的影響,以前所謂“投票率高對藍營相對有利”等規律對選舉的解釋力會逐步降低。

  選舉激情的減退意味著選舉動員中“去政治化”的傾向比較明顯。臺灣的選舉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就有“去政治化”的傾向,不過這種傾向在基層選舉中表現更為明顯而已。隨著選舉次數的增多,“去政治化”的傾向向比較高級別的選舉延伸,2012年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過程中政治議題的降溫和經濟議題的升溫是比較明顯的對比。從一般意義上說,民眾更關心的是經濟議題,政治議題長期保持熱度的難度非常大。影響所及,臺灣的選舉不斷出現“世俗化”甚至是“庸俗化”的趨勢,選舉更像是一場嘉年華大會,民眾的參與對政治議題的認知關聯性越來越小,年輕和有吸引力的面孔成為吸引選民的重要指標。兩個主要政黨的動員議題也隨之發生變化,民生議題的比重增加,政治議題雖然不會退出選舉動員的舞臺,卻不得不改頭換面,經過重新包裝以后出現。

  近年來隨著選舉的推進,臺灣的基本動員結構也發生了若干變化。2000年前后臺灣兩個主要政黨的動員模式有顯著的差別,相比較而言國民黨更重視基層組織,尤其是利用地方派系作為選舉中介進行政治動員,這與國民黨在威權時期留下的龐大派系結構一直存在有關。民進黨沒有國民黨那樣龐大的資源建構起支持自己的派系結構,故而轉向議題動員的模式,主要依靠理念性的議題爭取民眾的支持。不過民進黨從來也不排斥與地方派系結盟展開選舉動員的嘗試,嘉義縣陳明文從藍營轉投綠營并幫助綠營在嘉義縣長期執政就是一個例子。隨著民進黨執政縣市的增加,其對國民黨傳統地方派系的破壞也在加速進行,同時對地方派系的利用也不斷擴張。臺南和高雄在民進黨執政后不斷加強對地方的滲透,在地方上已經建構起來比較穩固的支持基礎,最起碼削弱了國民黨的基層派系組織,這也是民進黨能夠在臺南和高雄擁有較高穩定支持率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隨著選舉的推進,民進黨在動員模式上“國民黨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利益和資源分配成為交換政治支持的重要工具。

  臺灣選舉的上述變化趨勢意味著影響選舉的各種因素都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這可能是觀察臺灣選舉不能不考慮的問題。如果拉長時間段進行考察的話,臺灣2000年左右的選舉與現在的選舉所呈現出來的特征性差異更能反映出這種變化。隨著臺灣選舉存在樣態的變化,基本的選舉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具體來說,除了上文提到的政黨與地方派系的關系發生變化以外,政黨向社會滲透更多的是利用傳統政治文化及政治心態的特點、通過各種方式爭奪支持者的方式進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所提到的“適應公民社會的發展”以及據此制定的民進黨發展策略,是對上述選舉特征變化的直接反應。與此同時,在2012年敗選以后蔡英文聲稱“認識到了基層”的重要性,也應該是基于對議題動員力相對下降且選舉出現“去政治化”特征的情況下做出的自然選擇。可以預期的是,未來誰能夠掌握住基層,特別是在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層級的選舉中取得主動權,并充分利用傳統社會中的人際網絡,以及中國傳統人情社會的政治文化特征,不斷鞏固基層的支持,無疑會在未來的選舉中取得更大的主動權。從這個意義上說,筆者認為關注本次鄉鎮市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的變化要比關注縣市長選舉的結果具有更大的意義。(陳星,作者系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盐津县| 安丘市| 麟游县| 嘉黎县| 宣武区| 兴化市| 文山县| 大厂| 阜康市| 清水河县| 花莲县| 罗定市| 新巴尔虎左旗| 岳普湖县| 城固县| 太和县| 永昌县| 巴彦淖尔市| 平定县| 柘荣县| 井研县| 西充县| 罗江县| 昭平县| 新乡县| 永城市| 治县。| 新安县| 苏州市| 武宁县| 呼伦贝尔市| 武夷山市| 河东区| 新丰县| 德格县| 革吉县| 安国市| 获嘉县| 封丘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