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方:兩岸服務貿易合作商機不容延宕
今年6月兩岸兩會于上海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由于民進黨的拖延,致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遲遲不得通過臺灣立法部門審查而無法正式生效。華廣網26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石正方的評論文章指出,兩岸服貿協議促進兩岸服務業合作,將增加大量就業機會,有助于臺灣服務業拓展大陸市場,促進臺灣經濟轉型升級。服貿協議的延宕實施,不只造成兩岸服務業合作的商機流失,而且將損及兩岸經濟合作的整體發展。
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6月兩岸兩會于上海簽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兩岸服務業市場準入及合作機制等方面做出了制度安排,為兩岸服務業合作帶來了空前利好。但由于民進黨的“泛政治化”宣導及“技術性”拖延,致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遲遲不得通過臺灣立法部門審查而無法正式生效。島內反對的聲音主要聚焦在兩岸服貿協議可能對島內相關產業和就業市場造成沖擊,以及危及臺灣經濟安全等方面。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擔憂”不過是島內綠營勢力一貫“逢中必反”、操弄民粹的刻意誤導,反映島內藍綠對立政治生態對臺灣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首先,兩岸服貿協議在市場準入方面,大陸的市場開放遠高于臺灣的市場開放。協議中雙方一次性承諾市場開放項目共144項,其中大陸對臺開放共80項,開放度均高于WTO承諾水平,一些項目還允許臺灣業者享有“國民待遇”,甚至在某些領域釋出“區域特惠”(如規定臺灣電子商務登陸福建設點可以持股55%等);而臺灣對大陸開放64項,其中有22項低于WTO標準,23項相當于WTO標準,另有19項高于WTO標準者屬于非敏感產業(并且其中多數已對外資開放)。至于爭議頗多的印刷業、美容美發業等,臺灣當局也設有嚴格的事前審查與事后管理機制。總之,兩岸服務業市場開放于兩岸而言都是利多,特別是臺灣業者享有更大市場商機。
其次,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方面,兩岸服貿協議促進的兩岸服務業合作,將增加大量就業機會。應該強調的是,兩岸服貿協議并未開放大陸人士赴臺就業。陸資赴臺投資服務業,主要以資金注入為主,雇傭的是本地勞動力,因而對于增加島內就業崗位是正面效應而不是負面沖擊。
第三,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有助于臺灣服務業拓展大陸市場,促進臺灣經濟轉型升級。新世紀以來,臺灣服務業顯現競爭力弱化、對經濟成長貢獻率低等疲態,亟需通過市場拓展注入活力,實現高質、優化,依托大陸市場成為必然的選擇,而兩岸服貿協議的簽署為其提供了可能性——大陸服務業對臺開放領域與經濟結構調整方向相契合,有利于兩岸服務業合作根植于大陸經濟成長的豐厚土壤,獲得充足動能。就此而言,兩岸服貿協議的推進落實可以為臺灣經濟注入活力,促進臺灣經濟穩定、健康、持續發展,恰恰是有利于臺灣經濟安全,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