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民進黨“臺獨”立場阻礙臺經濟發展
目前臺灣經濟形勢日益嚴峻,蘇貞昌與蔡英文紛紛表達對當前經濟形勢的關心。華廣網5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的“臺獨”政策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阻礙。文章指出,堅持“臺獨”與“反中”立場的民進黨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破壞力量與障礙。若未來由民進黨“執政”,因其“臺獨”與“反中”立場,兩岸關系形勢惡化不可避免,兩岸經貿合作會將受到很大沖擊與影響,臺灣經濟形勢將是雪上加霜,并會加速臺灣的衰落。
全文摘編如下:
目前臺灣經濟形勢嚴峻,經濟增長、外貿出口及制造業生產等重要經濟指標全面下滑,而民生痛苦指數卻持續上升,民眾對馬當局的抱怨增加,不滿情緒高漲,馬英九的支持度持續下滑。在此時刻,蘇貞昌與民進黨不斷攻擊馬英九“執政無能”,沒辦法搞好經濟,于是民進黨中央成立“經濟對策小組”,要提出政策建言,以證明民進黨較國民黨與馬英九更有能力治理經濟。然而,民進黨過去“執政”沒有搞好經濟,現在在野不大關心經濟,即使將來再“執政”,同樣搞不好經濟。問題的關鍵在于,強烈的“臺獨”與“反中”政治立場,讓民進黨對兩岸經貿合作與ECFA持敵視與負面看法,這就注定民進黨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良方,其“反中”經濟政策主張只會加快臺灣經濟的衰落。
民進黨善于進行政治斗爭,只會批馬“無能”,卻從來提不出也不愿提出改善經濟困難的對策。在民進黨的政治思維里,如果積極協助馬英九搞好經濟,而不是進行掣肘,馬英九會得到民眾支持,就沒有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的機會。因此,民進黨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經濟形勢大好,而是經濟形勢大壞,以此證明馬英九“執政”無能,進而引起民眾不滿,為民進黨重新再起創造機會。
臺灣藍綠陣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卻不能實現藍綠和解,國、民兩黨主席會面都無法實現,還演變為一場口水戰,無法進行朝野合作,無法同舟共濟,共渡時難,無法合作為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尤其是民進黨及整個綠營勢力在“臺獨”政治立場下,一直對兩岸經濟合作持負面看法,強烈反對ECFA,攻擊投保協議,成為阻礙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政治因素。
在目前臺灣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企圖角逐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的民進黨兩大巨頭蘇貞昌與蔡英文,自然不能不做一些表面文章,紛紛表達對當前經濟形勢的關心,核心是為了選舉、為了爭取選民支持。8月初,蔡英文的“小英教育基金會”舉辦“臺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研討會,邀請前臺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前“陸委會”副主任傅棟成、前“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臺灣《經濟日報》總主筆馬凱等參加。盡管藍綠重量級學者皆有,但陳博志是蔡英文的經濟顧問,也是反ECFA與攻擊兩岸經貿合作的綠營學者旗手之一。隨后,黨主席蘇貞昌指示民進黨中央成立“經濟對策小組”。“新臺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擔任小組總召集人,吳也被視為蘇貞昌的經濟顧問。同時,蘇貞昌還邀請吳榮義擔任改組后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財經對策小組”召集人。吳榮義是綠營另一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他與陳博志兩人都具有強烈的“臺獨”思想,一直強烈反對ECFA,反對“陸資入島”,反對兩岸經濟合作,并將其污名化與政治化。這兩人作為民進黨經濟政策的權威智囊,在其強烈的“臺獨”政治思維與“反中”、“反ECFA”的立場下,民進黨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經濟政策,對改善臺灣經濟不但沒有任何助益,反而成為牽制與阻撓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這也是今天臺灣經濟困境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前臺灣經濟形勢與困難是由眾多客觀與主張原因造成的,但馬英九的經濟政策尤其是兩岸經貿政策對臺灣經濟助益不小,否則沒有了兩岸經貿合作,沒有了大陸不斷的惠臺政策,沒有了大陸居民赴臺旅游,沒有了ECFA,臺灣經濟形勢將更為嚴峻。可以說,政治問題才是今天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困境所在,其中,堅持“臺獨”與“反中”立場的民進黨等綠營勢力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破壞力量與障礙。若未來由民進黨“執政”,因其“臺獨”與“反中”立場,兩岸關系形勢惡化不可避免,兩岸經貿合作會將受到很大沖擊與影響,臺灣經濟形勢將是雪上加霜,并會加速臺灣的衰落。(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