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拔萃:蘇貞昌的“臺灣夢”
蘇貞昌在5月30日就任黨主席時,提出臺灣可以實現富裕而公平、民主而廉能、多元而幸福的“臺灣夢”。他認為,“臺灣有資格做這樣的夢”。的確,蘇貞昌所描述的夢境是美好的、是值得追求的。而且,只要能在正確的方向,有堅實的筑夢基礎,大家共同努力,建構和諧、繁榮、進步的社會,美夢是可以成真的。
臺灣繁榮發展的出路,在于和平穩定的兩岸關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在于“九二共識”的一個中國原則。如果沒有筑夢的基礎,再好的夢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也只會是黃粱夢。
一個多月來,對于蘇貞昌是否會向“九二共識”靠攏,調整民進黨的兩岸關系政策,帶領民進黨轉型走上正確的道路,海內外關注兩岸關系的同胞都有所期待。但是,蘇貞昌的所謂“調整兩岸政策”,不只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反而是在涉及兩岸的議題上,一再強調“原則不變”,“不能被迫放棄主張”,“民進黨的主張清清楚楚”等等。諸如這些耳熟能詳的舊調,蘇貞昌6月28日接受臺灣《遠見》雜志采訪時又再次重述,擺明其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
時至今日,蘇貞昌們雖然早已意識到“臺獨”是一條行不通的絕路,卻寧愿繼續置身于幻境之中,不愿意對2012年敗選的原因作切實的深度剖析,對癥下藥。不承認民進黨輸在兩岸關系,不承認“九二共識”。仍然對“臺獨”抱持著僥幸的心態。他們認為,蔡英文雖然敗選,卻擁有45.63%選票的支持,而且民進黨在“立法機構”選舉的席次大有斬獲。假如今后能調整出更好的選戰策略,再爭取到5%的選票,堅持原有立場爭取重新“執政”并非遙不可及,而是僅在咫尺間的“一哩路”。
從蘇貞昌在就任黨主席時宣稱民進黨的兩岸關系“原則不變,方法靈活”,及其接受《遠見》采訪時,強調要“沒有任何預設前提”、“不能被迫放棄主張”、“用民進黨主席身份”訪問大陸,否則就不愿意。不難看出,執掌民進黨的蘇貞昌,完全依循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的“臺獨”分裂路線,把兩岸關系定位于“一邊一國”,并沒有準備從政策上調整,本質上改變“臺獨”立場。
在兩岸關系上,無論是李登輝的“兩國論”,陳水扁沖撞式的“臺獨”,或是蔡英文的柔性“臺獨”,無論是公然叫囂“臺灣建國”的“臺獨”,都無可能有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系,也絕無可能有蘇貞昌“臺灣夢”的筑夢基礎。
李登輝的“兩國論”和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一出臺,均引發臺海危機,也激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義憤,發動了全球華人華僑的反“獨”促統運動。蔡英文“十年政綱”,以所謂“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包裝“兩國論”、“一邊一國”論,另類的“臺獨”論調還來不及初試啼聲,同樣隨即消失于海內外促統組織強烈反對“和平臺獨”的聲浪之中。事實說明,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海內外中華兒女絕對是零容忍,即使蘇貞昌以靈活的手法,巧妙的包裝,把“臺獨”目的隱藏得更深,甚至噤聲“臺獨”,但只要不公開廢除“臺獨”黨綱,民進黨就難于與大陸搭構起溝通平臺進行交流,實現良性互動,改善關系。蘇貞昌既無可能引領民進黨走上一條有希望、可發展的光明大道,更遑論為臺灣社會的公平正義、富裕幸福筑夢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