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林:激進獨派淡出權力核心對民進黨意味著什么?
在民進黨15日舉行的選舉最高權力結構中執委、中常委中,黨主席蘇貞昌所在派系成為最大贏家,而激進獨派代表未獲一席。對此,海峽之聲網16日發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嚴安林教授的分析文章指出,這將有利于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調整。
嚴教授指出,長期以來,民進黨就是一個派系色彩濃厚的政黨,這次的選舉也不例外。幾乎所有的當選人都是派系妥協的結果,沒有出現“一枝獨秀”的局面。這也意味著未來兩年的民進黨仍然將延續派系運作的老路。這一次選舉最大的變化,是“獨派”勢力正淡出權力核心,出現了邊緣化的趨勢。不論是蔡同榮、辜寬敏為代表的“公媽派”還是陳水扁的“一邊一國”連線,都沒有能在這次“中常委”改選中獲得席位。這在過往的民進黨中常會構成中是很罕見。嚴安林教授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與陳水扁入獄服刑、影響力急劇下降有關,另一方面也符合目前島內“獨派”運動總體低靡的大環境相吻合。
嚴教授指出,“獨派”逐漸淡出民進黨權力核心,為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畢竟少了“獨派”的掣肘,民進黨內兩岸政策討論與調整的空間將會更大,但這并不意味著民進黨兩岸政策會在短期內出現根本性的調整。
一方面,盡管“獨派”淡出核心圈,但其影響力還在,深綠民眾手中的選票也讓不少民進黨人士無法割舍。另一方面,民進黨是否調整還要看其領導人的意愿和決心。從目前來看,蘇貞昌在中常會內部要面對謝長廷、游錫堃的制衡、在黨內還要面對更強大的對手蔡英文,可以說地位并不穩固。因此,蘇貞昌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保持黨內穩定,并在2014年的“七合一”選舉中有所作為,所以目前調整兩岸政策并不會成為蘇貞昌優先考慮的內容,整個民進黨的走向仍有待觀察。
在嚴安林教授看來,民進黨要想從根本上調整兩岸政策需要有兩個基礎。首先是目前島內藍綠對抗、壁壘分明的政治模式必須發生改變。否則的話,僅僅是“為反對而反對”,民進黨就沒有足夠的理由改變其目前的兩岸政策主張。其次,民進黨的選民基礎必須發生改變。也就是說其支持者對于兩岸關系改變的需求,將決定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最終走向。畢竟,在選舉社會,誰都不愿意得罪自己的選民。由此看來,臺灣島內民意的動向,將最終促使民進黨正視兩岸關系這個核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