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臺灣島內從藍到綠,從上到下,出現一股強烈質疑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與主張,華廣網10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指出,這種主張實際上是用政治思維看經濟發展,這將嚴重阻礙與壓縮臺灣經濟發展空間,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完全是一種錯誤認知。
全文內容如下:
近來臺灣島內從藍到綠,從上到下,出現一股強烈質疑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與主張,呼吁分散市場,減輕對大陸經濟依賴,以降低風險,維護臺灣經濟安全。這種思維與主張看似有幾分道理,實際上是用政治思維看經濟發展,用政治思維看兩岸經濟關系,將會嚴重阻礙與壓縮臺灣經濟發展空間。事實上,臺灣經濟對大陸依賴并不高,說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完全是一種錯誤認知。
所謂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其實主要是指兩岸貿易依存度,包括貿易總額依存度、出口與進口依存度,其中以出口依存度即所占比重最重要,也常被使用。如臺灣媒體、學者甚至臺當局有關部門紛紛表示,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臺灣對大陸出口比重達40%。但這并不是事實,是錯誤的計算,是以訛傳訛,卻沒有人真正去探究。依臺灣海關部門統計,2013年,兩岸貿易總額為1194.6億美元,占臺灣貿易總額5567.3億美元的21.5%。其中,臺灣對大陸出口770.1億美元,占臺灣出口總額2872.6億美元的26.8%;臺灣從大陸進口額為424.6億美元,占臺灣進口總額2694.6億美元的15.8%?梢,臺灣對大陸經濟或貿易依存度并不高,出口依存度只有26.8%,而不是40%。
那么,外界為何會有臺灣對大陸出口比重達40%的概念與說法?關鍵就在于臺灣財經主管部門錯誤地把香港計算在內,即臺灣對香港與大陸出口比重之和約等于40%。在APEC框架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均是相對獨立的經濟體,香港與澳門的回歸也沒有改變其作為一個經濟體的存在。在世界銀行與國際經濟統計中,香港、澳門均作為單獨的經濟體進行統計。臺灣財經主管部門在兩岸貿易統計上,卻將香港計算在大陸的市場之內,有時候用括弧說明,有時卻不特別說明,就使用“大陸”概念,結果徹底擴大了臺灣對大陸出口市場的依賴度。島內外一些學者甚至官員不大了解真實情況,也經常錯誤使用這一錯誤數字。事實上,2013年,臺灣對香港出口比重為12.1%,加上對大陸出口比重26.8%,兩者合計占了臺灣出口比重的38.9%,才接近外界所謂的對大陸市場依賴達40%的錯誤說法。
就臺灣對大陸單一市場的出口比重而言,26.8%并不算高,與同年韓國對大陸的出口比重26.1%相差不大。事實上,大陸已是亞太地區多個經濟體的最大出口市場,臺灣也不例外?墒瞧渌洕w并沒有出現臺灣島內一股認為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現象。
在經濟學理論上,臺灣對大陸出口市場比重高,不只表明臺灣對大陸市場依賴高,而且表明臺灣產品在大陸市場有競爭力,或者大陸對臺灣市場開放程度高、限制少。也就是說,如果大陸對臺灣產品開放程度低、管制多,臺灣產品不具備競爭力,就不會對大陸有更多產品的出口,就不會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與依存度。在島內反對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及不斷采取限制政策的情況下,加上兩岸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臺灣對大陸出口市場的依存度開始下降,已從2008年28%以上降為去年的26.8%,對大陸、香港合計的出口依存度也從最高時的40%降為去年的不足39%。
臺灣島內出現這種擔憂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與主張,完全是政治思維的結果。上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對美國出口的比重一度達到48%,較臺灣對大陸出口市場比重最高時的28%高出20個百分點,臺灣為何不擔心臺灣經濟對美國的過度依賴?為何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今天,臺灣島內有許多人會特別擔心臺灣經濟對大陸的過度依賴?更為矛盾的是,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整合的結果,就是促進各經濟體之間更緊密的經貿聯系,尤其是建立各種自由貿易區(FTA),就是消除各種貿易障礙,提升區內經濟相互依存。全球皆是如此,歐盟內的貿易比重很高,北美自由貿易區內,加拿大、墨西哥對美國貿易比重更高,卻從來沒有人會擔憂這種貿易比重的增加。況且,目前兩岸在持續商談貨物貿易協議,臺灣希望對大陸開放更大的市場,尤其對臺灣具競爭力的石化、面板、工具機等實施更低或零關稅,這必然會增加臺灣對大陸的出口,提高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這不是矛盾的嗎?
可見,一方面,臺灣向大陸“要利”,希望大陸繼續對臺“讓利”,給予臺灣開放更大的出口市場;另一方面又擔心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主張分散市場。這種矛盾的思維后面反映了臺灣一些人在經濟上的自私心理與政治上對大陸的排拒心理,希望維護臺灣經濟的所謂自主性與政治上的相對獨立性。這種矛盾的心理困擾著臺灣,制約著兩岸經濟合作,也制約著臺灣經濟發展。臺灣應該走出狹隘的經濟與政治思維,以更寬闊的胸懷、更務實的心態看待兩岸經貿關系以及兩岸經濟的相互依賴問題。(本文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