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里的家國情懷:家團圓,國興旺
中秋月圓人團圓。中秋節(jié)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僅次于春節(jié),原因就在于它是一個象征團圓的節(jié)日。小到每個家庭的團圓,大到整個國家的團結,都是與中秋節(jié)的主題緊密相連的。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大學》說:“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李白借“長安一片月”,叩問“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白居易在中秋之夜“西北望鄉(xiāng)”,追憶的是昔年“曲江池畔杏園邊”的朝廷盛會;毛澤東寫下“寂寞嫦娥舒廣袖”,為的是“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中國的文人墨客似乎都喜歡為中秋寫詩、抒情,因為他們雖起筆于家人團圓、親友相聚,卻感懷于國家一統(tǒng)、社會安定;因為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這個簡單又樸素的道理:沒有國就沒有家,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所以,“國家”這兩個字,中國人自古就是連在一起說的。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家和萬事興”的深厚情結,也只有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小家”顧好,讓它興旺起來,我們的國家才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更加強大。就如習總書記說的,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最終要體現(xiàn)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xiàn)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反過來說: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夢才能夢想成真。
所以,中秋節(jié)里的闔家團圓,正是屬于我們整個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家和萬事興”。修身、齊家這些看上去屬于“個體”的事情,卻是關系到14億人的國之大事,這便是我們中國人從古至今深入骨髓的“家國情懷”吧。
每當這樣的團圓節(jié)日,我們都會更加強烈的感受到:我們的小家,不只是我們身體的棲息處,更是我們心靈的寄托之處;我們身邊的親人,是我們永遠都不會倒的堅強靠山,而我們的國家,更是我們可以擁有幸福生活的強大后盾。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天的我們,已經(jīng)站在了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地方,所以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那些在中國革命和建設時期英勇奉獻甚至是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如果不是他們當初選擇了“國家在前、小家在后”,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幸福。把愛家和愛國統(tǒng)一起來,把實現(xiàn)家庭夢融入到民族復興夢想之中去,正是我們在中秋這個團圓的節(jié)日里最強烈的感受。如此,我們才能不負這個新時代。(中國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郭靖)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