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中俄大橋合龍,為兩地經濟發展架起快車道
據報道,3月20日中俄同江鐵路大橋最后一塊鋼梁合龍,標志著大橋全線貫通,大橋建成后,近期年過貨能力為2100萬噸,將成為推動中國東北振興規劃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規劃對接合作的重要新興口岸通道。
同江中俄鐵路大橋是黑龍江省第一座與俄羅斯相通的跨境鐵路大橋,工程位于佳木斯市同江市哈魚島,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下列寧斯闊耶隔江相望。作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深入對接的重要合作項目,大橋的成功貫通,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思想,打通了新脈絡,是鐵路部門全力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為東北地區振興增添新動能的實際之舉,彰顯鐵路在國家發展和互聯互通經濟往來中的努力貢獻,和不斷發展進步的深入實踐。
思路一變天地寬,邊陲變中心、末梢變前沿。近年來,鐵路部門積極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在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亦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的重要機遇,優質高效推進鐵路建設和基礎設施改造。去年,我國對俄口岸站綏芬河首次迎來動車組,百年牡綏鐵路進入電氣化時代,鐵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促進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更加清晰,折射鐵路以服務國家經濟發展為已任,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斷開拓領域發展新格局,為經濟發展增速貢獻“鐵路力量”。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現代人快節奏的出行模式,交通時限已然成為束縛和制約兩地廣泛互聯互通和經濟往來的重要因素。交通興,則百業興,鐵路所具備的安全、快捷、溫馨、舒適等要素不僅符合當代人出行所需,更打破了兩地長期以來因交通所面臨的旅游、出行尷尬瓶頸。成貴高鐵、銀西高鐵、渝萬高鐵等高鐵經濟藍圖上的一塊塊“拼圖”,深刻融入到地域經濟發展圈,創造了人流、物流、經濟流的高速運轉,為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進步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筆者認為,鐵路部門應打破地區運輸壁壘,努力克服技術難題,促成更多鐵路聯運網的互通,服務國家發展需要,衍生出更多利國利民的創新舉措和走心服務,為經濟發展鼓足發展加速度。鐵路駛過,帶過篇篇藍圖展開,城市發展借鐵路“東風”而上,繼續深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國家全面發展。(中國臺灣網網友:郭靖)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