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6432車次普悠瑪列車日前在宜蘭新馬站附近出軌,造成18死190傷。臺行政部門成立“1021鐵路事故行政調查小組”,調查小組召集人吳澤成表示,臺鐵普悠瑪出軌意外的原因,初判是因為轉彎時超速。但造成超速的原因跟責任所在,尚須再繼續了解。(10月22日 海外網)
近日,臺灣地區列車脫軌,已造成200多人傷亡,堪稱近年臺鐵最嚴重的事故。在痛心之余,兩岸民眾更是希望盡快厘清事故發生原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雖然臺灣有關部門初步判定,轉彎時超速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事實和證據出現,表明此次事故更多是人禍。
首先,過于迷信日本產品,不顧業內人士警示,有關部門難逃其責。由于歷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使然,當前臺灣對于日本產品相當信賴,甚至是迷信,臺鐵購買普悠瑪列車,同樣基于對日本新干線技術的信任。普悠瑪列車是臺鐵2012年引進的日本制造傾斜式電聯車,因時速相當接近臺灣高鐵,因此有“高鐵二軍”的美譽。但是,該列車卻存在不少缺失,比如傾斜角度雖小,但搖晃劇烈,乘客容易暈車;又如列車跟月臺高度落差約為10至30厘米,上下車容易跌倒等等。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傾斜式列車在拐彎時會自動傾斜,抵消離心力,但是普悠瑪號使用空氣彈簧,在日本沒有人敢講這是傾斜式列車。換句話說,就是非傾斜式列車當作傾斜式列車在使用,其后果可想而知。為此,自普悠瑪列車引起之日開始,臺灣鐵路業內人士就一直發聲質疑,指出其安全風險,但是始終未能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時至今日,列車脫軌,傷亡慘重,預測終究變成現實,有關部門自然難逃其責。
其次,事故前早有征兆,臺鐵難辭其咎。作為普悠瑪列車的運營商,臺鐵近6年來發生重大事故7起之多,其中,去年11月,普悠瑪號在花東線就發生過出軌事故,所幸當時無人傷亡。之所以事故頻繁發生,近些年來,臺鐵軌道老化磨損嚴重,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來維護,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其維護預算反而逐步下降,此消彼長,不安全因素始終在累積,事故風險日益升高。普悠瑪號雖然自日本引進,但是一直“水土不服”,在以往行駛過程中,晃動幅度過大一直被旅客所詬病。這一次事故前,除了晃動過大的老毛病外,普悠瑪號還出現過停車、停電的新故障,然而臺鐵員工卻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電后繼續行駛,最終釀成慘劇。軌道老化磨損、維護力不從心,再加上對列車的本身毛病慣性地無動于衷,臺鐵實在難辭其咎。
其實,無論是有關部門迷信日貨、拒聽錚言,還是臺鐵老化嚴重、維護不足,其本源歸根到底在于臺灣當局。臺灣當局一方面迷信和追捧日本產品,不顧實際情況和業內人士的呼聲,執意引入并非真正的傾斜式列車;另一方面,島內政治人物常把“安全回家的路”掛在嘴邊,卻對臺灣基礎交通建設不足情況視而不見,反而將錢投入到拉攏“友邦”和軍事裝備上,這樣的作為實在令臺灣民眾寒心不已。希望這一次慘劇給臺灣當局敲響警鐘,正視民眾出行不便的實際處境,將“安全回家的路”真正修建好。(中國臺灣網網友:徐向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