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云南墨江發生5.9級地震。6歲的曹洋正坐在沙發上,屋內天花板掉落,他立馬躲進旁邊一處狹小的角落,幸運沒被砸到。曹洋說前兩天老師給他們講過地震知識,讓他們在地震時躲在床下或桌子底下。(9月10日云南網)
感到房屋晃動,第一時間躲進狹小角落,這種教科書式的避險不僅成功躲過了地震帶來的傷害,還展現出長期以來教育結的果。
防震避險一直是學校十分注重的一項教育內容,尤其是汶川地震后,各個學校更是加強對學生的防震避險教育,地震來臨,應該怎么辦,如何躲避危險,如何進行自救和互救,是很多學校的一種教學內容。不僅在日常加強安全教育,開展安全演練,很多學校還將安全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加強防溺水,交通安全以及地震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小曹洋的這種應急反應就是學校教育的結果。
正是在開學之初,加強避險教育,才會讓他在面對地震的危急時刻能夠按照老師的教育做出正確的應對。躲避到狹小空間,待地震過去再逃出危險地方,這一系列的應對沉重冷靜,科學到位,不僅展現出學生的學習成果,也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檢驗。因此,這種教科書式的避險與教科書式的教育密不可分。
教育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還包括傳授避險自救技能。這不僅是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學生安全的必需,是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尊重,可是在過去一個時期,個別學校卻不注重這些,在教學工作中,一味地追求成績分數,追求文化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學生的安全教育;蛘咴诎踩逃矫嬉还P帶過,只是簡單地進行理論講解,沒有進行細致深入的講授,更沒有進行實踐演練,導致避險教育淪為形式,造成一些學生對避險技能一知半解,在面對危險時刻不知所措,甚至做出一些不科學不安全的應對,導致悲劇發生。
教育不只是思想的灌輸,還有行為的引導和規范。防災避險教育容不得半點的僥幸和懈怠。6歲的小曹洋面對地震沒有慌亂,沒有哭泣,而是熟練運用老師教育的避險方法,成功地躲過了危險,整個反應和應對可謂科學、完美、到位,沒有一點瑕疵,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學校能夠意識到避險自救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嚴密的安全教育體制和制度,用教育和實踐傳播科學避險常識,提升學生的避險自救技能,為孩子安全和健康編織一張防護網。(中國臺灣網網友:唐耀)
。ū疚臑榫W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