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8.2%的受訪大學生正在進行暑期實習,在校大學生挑選實習崗位最看重崗位對未來就業是否有幫助。86.8%的受訪大學生指出暑期實習流于形式、單純“刷”簡歷的現象常見。提高大學生實習質量,61.5%的受訪大學生希望企業與高校對接,為大學生提供更多高質量實習崗位。(8月16日《中國青年報》)
9月即將來臨,新的一場就業招聘會儼然拉開了帷幕。此時此刻,有些學生反倒是深感急迫,因為難免會有人對簡歷里的實習經歷感到一聲嘆息。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大學生參與實習早已不是眾人眼里特殊的新聞了。有機會借助實習機會,體驗豐富的實踐經歷,對長期坐在教室里學習書本知識的學生來說,不失為一次很好的鍛煉。反觀職業教育的就業率,“就業對接”不到位,即便畢業生很多,市場需求很大,卻總是有人找不到理想的職位,難免存在著有關“教育無用論”的爭議。
只在象牙塔里讀書的大學生,也要走出校門。大學生的實習,其意義自然不言而喻。在這強調“大國重器”“工匠精神”的時代,只有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才能磨礪耐性、增益技能,真正地體驗苦與累,才能從實踐中感受經驗的力量。走進社會真正地去體驗一下職場,提升專業能力,鍛煉人際交往能力。
實習固然重要,卻也面臨著“形式主義”的風險。有些人認為,學習卻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即便找到了也很難盡快適應,于是實習成為了學生畢業之前的必修課。為了過考試、拿證明、得認可,實習機會成為了許多人借助關系蒙混過關的籌碼。既然實習“變了味兒”,又何談給學生帶來什么積極意義?
部分學生實習流于形式,有人說大學生實習“套路”深,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爭議。一是實習生的權益缺乏保障,二是實習單位有“跑偏”。在尋找實習場所時,遇到一些虛假招聘信息,甚至是詐騙,部分學生由于接觸社會較淺,加上學校與家庭關注不到位,難免會有人損失財產,更有人因此受到了身心傷害。此外,部分實習企業對于實習生使用流程等缺乏紀律和規矩。管理部門對學生實習審批等監管不知情、不提醒、不懲戒,等到出事兒了才后知后覺。
大學生實習既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實習計劃,保持強勁的學習動力,也要注意謹慎選擇實習單位。此外,實習單位要嚴格把關,切忌讓渾水摸魚的學生鉆了制度的空子。監管部門更要精準發力,嚴懲不法企業和違法分子,為實習生的發展保駕護航。總的來說,實習暴露的問題日益嚴重,該立即反思!(中國臺灣網網友:王金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