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海鐵路部門獲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動車組票價實施市場調節價,由運輸企業根據市場競爭狀況自主確定。目前京滬動臥執行票價是以公布票價為上限,實施多檔折扣優惠票價,根據乘坐車次、乘車日期的不同,票價存在一定的差異。(澎湃新聞4月17日)
高鐵作為人們在城市間往來通達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價格的浮動變化顯然博得人們的熱切關注。文中所謂的價格波瀾,其實是鐵路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價格,更優質滿足人們出行需求和自身運維的雙贏之舉。旺季、淡季,冷熱門線路,都將成為鐵路機動調整票價的因素之一,作為以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企業來講,效仿民航業推出的動車組浮動票價,展現了鐵路市場化思維和智慧。
鐵路企業化改革以來,闖市場、調結構、增效益,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是企業的致力目標和努力方向。近年來,鐵路不斷以市場化思維,把握整體發展態勢,抓住民眾出行需求的核心,強勁科技力量,提高服務水平,用不斷的創新和創造在市場大勢中“試水一搏”。從受到人們不斷認可和好評的口碑來看,市場化創新服務需要接續發力,對鐵路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效仿民航業推出價格浮動辦法,屬企業的隨行就市,更是鐵路市場化思維的延伸。在大數據流量的今天,準確把握旅客出行“脈搏”,對運輸需求和票價及時反饋,從而實現運能均衡化,提高上座率,減少“商務座空拉”等資源浪費,均有積極作用,而錯高峰以外的時期,適度票價折扣,對于集中出行的分散引流,亦對消費水平不均的現實,給予更為合理妥帖的作為。機動性強了、合理化優了,市場競爭力由此提高,更加打開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的局面。
誠然,所謂調整并非開始就能被所有人認同和理解,筆者認為,在努力保證絕大部分人利益的情況下,鐵路部門應把握市場化進程,堅定市場化作為和決心,從發展和服務角度前瞻,正視百姓的需求,不斷創新發展,服務大眾,促旅客出行體驗的豐富美好。
“預則立,謀則遠!辫F路市場化思維的延伸,是信念更是擔當,這樣的智慧和作為,將讓更多人共享鐵路企業的發展紅利。(中國臺灣網網友:郭靖)
。ū疚臑榫W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