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傳的一段視頻顯示,數名女生在寢室圍著一名身穿粉紅色外套的女生,多次對其拳打腳踢,邊打邊問“錯沒得”。隨后,校方請專職心理醫生對被打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參與打人的學生則由家長及其監護人配合學校加強教育,校方發道歉信稱沒教育好。(摘自4月1日《網易新聞》)
校園暴力近年來似乎已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校園本應該是最陽光、最安全、最純凈的地方。而今,校園不在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陽光、安全了。近幾年來,接連報道的校園欺凌、校園安全問題占據在各大新聞頭條。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
筆者不禁想問,現在這個社會,這群女生怎么了?我們的學校教育到底是怎么了?曾經的凈土,文明的殿堂,什么時候起竟然成了暴力橫行的場所了?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文化單位,本應培養出彬彬有禮,品行素質兼備的好孩子,可是從什么時候起,學生們一個個開始撒潑、耍橫、逞兇起來了?為什么這么年輕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舉動,是什么讓他們變成這樣?
首先,學校要反思。當前“唯分數論”的功利主義盛行,一些學校一昧追究高分數,卻忽視了對學生如何做人處世、關愛他人、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為等人格的培養,更談不上根據女性特點對女生進行行為教育,學校思想品德教育陣地長期空虛,致使一些不良思想和行為習慣乘隙而入。除此之外,學校還存在管理不嚴、教育不力的問題。一些學校擔心校園暴力事件敗壞學校的聲譽,出了事能捂則捂,息事寧人,更不愿采取嚴厲的措施。女生校園暴力事件多數發生在學校寄宿學生身上,這暴露出一些學校的管理缺位。
其次,家長要反思。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一些家長過分溺愛孩子,缺乏對孩子進行責任、義務和愛心等方面的教育,許多孩子是非不分,形成了自私、冷酷的性格。在把學生送進校園后,有的家長就認為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是老師、學校的事了。
最后,社會要反思。時下,影視劇、網絡游戲、文學作品、卡通漫畫……充斥著“強者無敵”、“暴力至上”的觀念,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們的思想。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們的思想。在一些影視劇中,少女經常是欺凌弱者、語言粗魯、刁蠻任性的形象,這些不良行為甚至經常表現在劇中正面人物的身上,使一些女學生觀看后錯誤地以為,欺辱別人是一種快樂的行為,甚至是英雄的行為。
最后,筆者希望校園欺凌行為的頻發能敲響了一記警鐘,社會、學校、家長都應有針對性強的性別教育,不能讓一些學生錯誤地認為,學習某些壞行為是一種時髦。(中國臺灣網網友:餅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