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年人對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求健康心切,針對老年人的詐騙逐漸增多,更可恨的是,這幫騙子的手段還“新瓶裝舊酒”年年翻新,什么“免費提供體檢”,“免費專家”講解保健知識,甚至是“大師作法”等詐騙方法層出不窮。就此,北京警方通過本欄目給出幾種近期發生的詐騙案例,希望再次給老年朋友們提個醒。(11月6日《北京晨報》)
當下,一提到老年人,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保健品騙局。因為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多發,相關部門早就總結過嫌疑人慣用的詐騙伎倆,比如,恩惠牌、親情牌、專家牌、免費牌、功效牌和科技牌。雖然隨著老人的警惕性提高,一些新的招數也應運而生,但萬變不離其宗,還是那些老掉牙的“套路”。
按理說,騙子的“套路”并不是多么高明,用老掉牙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問題是,為何如此老掉牙的詐騙伎倆,卻讓老年人欲罷不能?只有找到了背后的真問題,才能對癥下藥,有效化解針對老年人的健康騙局,才能讓更多老年人從騙局的陷阱旁邊擦身而過。
老年人屢屢成為各種保健品騙局的受害者,并不是一句“容易上當受騙”就能解釋的。在此,就需要著重說一下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生理的角度來看,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記憶力、辨別真偽的能力下降等問題,故而容易上當受騙;從心理的角度來看,很多老年人缺乏關愛和空巢孤寂,身邊缺少可以傾訴的人,如果有騙子利用這一點,往往很容易就獲得了老年人的信任,從而實現了自己行騙的目的。
這樣的分析也許并不全面,而且單純的將責任歸咎于老年人本身也有失偏頗。但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的是,老年人確實更容易落入騙局里。雖然這些常見的詐騙“套路”屢屢被揭穿、曝光,但是用到不同的老年人身上,往往還是會奏效。鑒于此,我們不得不思考:身處銀發社會,如何防范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精準詐騙?
顯然,破解玩套路的健康騙局,當務之急還得給老年人補上“防騙課”。一方面,要切實加強宣傳教育,相關部門應該針對老年人接觸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少的特征,“送防騙知識進家門”,提高老人的警惕性和防騙意識,增強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另一方面,無論是社會還是家庭,都要重視加強與老人的溝通,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減少他們的孤獨感,使他們不因年老而遠離社會、集體。同時,老年人自己也要多學習,豐富知識,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并開展一些健康的娛樂活動,豐富晚年生活。
當然,加大打擊的力度也是必須做的事情。識破騙局不能只靠善意提醒,當陷阱密布的時候,即使再小心也可能落入其中。警方應該積極打擊,填埋這些陷阱。還應該讓騙子嘗到法律制裁的苦頭,讓他們得不償失,當付出的違法代價大于“收獲”的時候,騙子自己也就會有所敬畏了。(中國臺灣網網友:丁恒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