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培訓,不用考試,哪怕報名條件都不符,但只要交錢,就能拿到證書以及成套的評審資料、紅頭文件,甚至還可登錄“官方網站”查詢證書真偽。近日,南通警方破獲一起由公安部督辦的特大仿冒國家機關網站制售假證詐騙案,目前已發現通過該犯罪團伙辦理假證的人員信息多達3.4萬余條,下一步將加緊梳理相關辦假證人員信息,分批轉遞給各地行業主管部門及用人單位。(7月16日《揚子晚報》)
這是一起轟動全國的“假證書”案件。之所以轟動全國,是因為有著這樣幾個因素:涉案的“假證書”最多,收繳了2萬多本,還有3萬多本已經流入社會;其二,涉及金額歷年最大,達到一個多億;其三,“假證書”內容繁多,有畢業證,有資格證,有職稱證。
這起案件的查處,與往常的查處有所不同,最大的亮點在于,警方表示:將進一步梳理線索,尋找“假證書”的去處,接下來會向涉嫌使用了虛假證書的單位發布通告,讓這些單位進行查處。可以說,“通報用工單位”是最大的亮點。
在以往的時候,查處虛假證件和單位使用虛假證件是兩張皮,查處是查處,使用是使用。所謂的查處只是限制在了“市場環節的查處”,被查處的多是制造虛假證件的不法人員,而那些使用了虛假證件的就很少查處,而且對于已經進入單位人事檔案里的虛假證件,更沒有人去關注了。
這也是為何虛假證件反復打擊反復出現的原因所在。警方雖然摧毀了造假團伙,可是購買了虛假證件的人,卻潛藏了起來,他們購買的虛假證件,已經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尤其是在公職單位,虛假學歷已經存檔了;虛假職稱已經提高了工資;虛假資格證書已經換來了不錯的崗位。
如此這般,也就有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被抓到了那是“不幸運”,沒有被抓到換來的就是自己的利益,為了利益鋌而走險,是很多人購買假證的僥幸心理。問題是,這樣的僥幸心理成功的概率很高,即使辦理虛假證件的不法人員被查處了,而“使用了虛假證件的人員”卻早就高枕無憂了,工資高了,福利好了,連退休的工資也有了未來的保障。
只有讓“購買虛假證件的人”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花了錢,丟了人,卻不能換來利益,才能是治理虛假證件的終點。才能讓更多人打消購買虛假證件的僥幸心理。
這就需要順著“特大證件造假團伙”的藤蔓,摸摸背后的瓜,看看3萬多個“假證件”都去哪兒了?看著這些“假證件”有多少已經進入了公職單位的人事檔案里,要把這些虛假的證件從人事檔案里挖出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好處誰還購買虛假證件?(中國臺灣網網友: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