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過去的2016年來說,可以稱之為我國共享經濟的發展元年,各個行業共享模式的開啟,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尤其是到今年為止,依然火熱的共享單車。不久前各大共享單車公司又不約而同的開始進行“紅包大戰”,騎車“紅包”也又一次為共享單車企業贏得了不少的目光。
今年年初,又不斷地有資本進入共享單車領域。資本再次注入、爭奪市場第一的口水大戰背后則是共享單車市場競爭正在進入白熱化的標志,同樣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只不過主人公的名字叫滴滴和快的。據第三方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
看到一串串統計數字,相信很多人都會驚訝,共享單車這顆“新星”對資本居然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確實,這顆“新星”已經是資本家們眼中的新寵,而且由于其具有低碳便捷且健康出行的作用和公益性質,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但是就目前來看,共享單車的未來任重道遠,現在僅僅是個開始,而且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2016年時曾機緣巧合的參加了摩拜單車的進京發布會,被邀加入了一個膜拜單車媒體交流群,對于共享單車的發展可以說是比較了解的。想寫關于這個題材的東西已經很久了,共享經濟作為過去一年最熱的一個新興經濟因素,充滿了太多的誘惑和神秘感。
據我對身邊共享單車的觀察,共享單車企業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首先,是共享單車的維修保養。一輛共享單車,不僅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就算一些二三線城市的繁華地段,估計都很難有“休息時間”,零部件出問題會是一個家常便飯,這本人是有親身體會的,在北京,很多的街邊開始出現一些新的“風景線”:壞掉的自行車。而且有時候壞掉的車不注意是看不出來的,很多人騎上車才發現,沒有腳蹬或者車胎沒氣,甚至是掉鏈子,已經遇到不止一次,所以感慨良多。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后勤保障可是這種共享經濟長存于世必須解決的問題。然而,現在由于共享單車生產數量之大,普及范圍之廣,共享單車平臺貌似已經有點力不從心,長此以往,資源浪費估計在所難免。
其次,就是人心。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私心!”。雖然現在人們的素質普遍提高了,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會有。前幾天看到過這樣一段視頻,有人將小黃車的智能鎖給卸了,自己加了把鎖,被治安人員給抓了個現形,人們都在指責他,可這個將共享單車據為己有的人卻惱羞成怒,甚至對一個指責他的大爺咆哮恐嚇。好吧,我們都明白,這種人絕對不是特例,但只要存在很小的一部分,就很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何況不要忘了,企業間的競爭,會讓一部分不是這樣的人變成這樣的人。
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很好的初衷,為民為己,一舉兩得。但是,這個領域需要的已經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實力以及運營能力能夠解決的,它的出現,需要人們素質的提升,同行業間的正當競爭以及政府法規的保障,再涉及廣一點,比如整個國家工業和技術水平等都協調配合起來,才能真正的造福社會,如若不然,后果很可能是我們不愿看到的,再次成為歷史上曇花一現似的美麗和資源浪費的悲劇。(中國臺灣網網友:王鑫)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