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中秋節,迎來國慶節,車票也越來越難訂。幸好啊,有手機訂票,再忙不用趕去車站,隨時隨地刷一刷。王先生就是在微信公眾號上訂了張深圳北至廣州南的高鐵車票,可恨的是,去到車站居然拿不到票!(9月19日深圳新聞網)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方便快捷的網絡購票已變為現實。近日,王先生為了方便,用手機通過公眾號購買車票,可就準備取票時卻根本查不到購票信息,這時王先生才發現被騙。這起看似新奇的公眾號購票騙局,不得不另我們敲響購票安全的警鐘。
其實,自從網絡購票誕生以來,類似這樣的網絡購票騙局已屢見不鮮。隨著每一輪搶票大戰的開始,“網絡代購車票渠道”、“搶票軟件”都會瘋狂被追捧。先拋開這些渠道的真假,就算能夠買到車票,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論哪一種購票方式都需要購票這個人信息,這時往往會讓購票者的個人信息發生泄露,或者是姓名與身份證號碼、又或者銀行賬號、甚至是聯系電話等一系列個人信息。更何況這些網絡購票渠道往往假多真少,或本就是赤裸裸的網絡騙局呢?
其次,網絡監管力度不夠,讓騙子如魚得水。相關網絡監管部門對網絡騙局的打擊力度不夠,就像上文王先生遇到的公眾號是的,其已經實名認證,卻仍未被監管部門查封。因此,有關部門應及時進行清除,凈化網絡環境。不僅如此,廣大民眾在遇到這類騙局亦應及時舉報,最大限度防范網絡詐騙案件的再次發生。
筆者認為,保障民眾購票環境安全還需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首先,鐵路部門盡可能地滿足熱門城市、線路民眾的出行需求。其次,鐵路部門、新聞媒體要加強教育引導力度,提醒旅客使用正規12306網站購票,不用搶票軟件,不通過“歪門邪道”購票以免信息泄露甚至被騙。此外,還要加大對網絡騙局的監查力度,從立法層面依法打擊網絡詐騙。
國慶小長假臨近,雖然詩和遠方在等待我們,但我們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管有多急,也要理智購票,否則就很容易陷入某些人的“陷阱”。(中國臺灣網網友:常小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