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前不久,陜西一七旬老人賣玉米收12230元全被鑒定為假幣,針對犯罪分子用假鈔坑騙老年人的行為,網友紛紛表示深惡痛絕:請問這些人還有沒有惻隱之心?太寒心了!
農村老年人屢遭被騙,主要是因為文化程度不高,鑒別能力低,對復雜社會認知不足。行騙者之所以騙老年人,是因為他們善良容易取得信任,因為他們辨別力差容易上當,所以那些毫無惻隱之心的騙子專找老年人下手。這些騙子不僅對法律熟視無睹,更是挑戰人類的道德底線。
考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以及是否做到了最起碼的公平正義,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看這個社會中弱勢群體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了良好保護,因此要求我們必須有所作為。
首先,最該檢討的是老人的兒女。用假幣買東西的騙局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騙局,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作為兒女,為何在和父母平時的聊天過程中,沒有給老年人打打“預防針”?孝敬不僅是讓老年人衣食無憂,精神快樂,更該包括增加老年人的防騙意識,增強老年人的防騙意識也是家庭的平安工程。
其次,基層黨組織向老年人宣傳安全防范知識,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防騙教育要采用老年人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形式進行。比如,將防騙知識編寫成朗朗上口的“三句半”或情景劇進行表演,組織老年人免費觀看。老年人可在欣賞文藝節目、放松身心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防騙意識,增強防騙技能。一些老年人本身就是文藝愛好者,如果有意識地引導他們自編自演防騙節目,效果就更好。
最后,基層民警為老年人防騙支招。警方給老年居民揭秘各種騙術內幕,講解防騙知識,以提高居民的警覺性,防止“中招”。同時,公安機關要加大對此類案件的查處力度,讓司法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們在健全法律法規、輿論宣傳等途徑,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的同時;也告誡那些行騙之人不要讓假幣蒙蔽了你的“惻隱之心”,也蒙蔽了我們所有人的“惻隱之心”。(中國臺灣網網友:付明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