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吉尼斯世界紀錄官方表示,23日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行的“最大份炒飯”挑戰活動由于存在浪費食物情況,其挑戰紀錄無效。
如今,被媒體傳的沸沸揚揚的揚州炒飯最終迎來了被吉尼斯世界記錄宣布出局的結果,可由此引起的質疑和惡劣影響、由此造成社會財富與公共資源的浪費,究竟應當由誰來買單?
縱觀整場活動,這個名為揚州炒飯總動員——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最大份炒飯”挑戰賽采用了市場化的方式運作:揚州市旅游局、烹飪學會興師動眾,用8000多斤重的“最大份炒飯”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以此來紀念揚州建城2500年。有視頻顯示,現場一個巨大的瓷碗里,工人有的站在炒飯上,有的站在碗的邊沿,用鐵鏟將炒飯裝進垃圾車車廂。此舉引發廣大市民和網友的批評,指責主辦方“浪費糧食”、“作秀”、“處理不當”。雖然承辦方回應說炒飯并沒有全部被倒掉,倒掉的只是已經“不宜食用”的部分,受污染的炒飯都拉到了養豬場喂豬了,但是其惡劣影響仍然不可遏制。
我們再看看數據背后的浪費,這次“吉尼斯炒飯”活動共邀請200名烹飪專業學生、22名本土餐飲企業參賽選手、10多名外國廚師,另有3臺炒飯機器進行炒制。據知情者透露,這份揚州炒飯的主料,除了秈米飯、鮮雞蛋,還有水發海參、熟地方雞腿肉、中國火腿肉、水發干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凈鮮筍、青豌豆。當地正宗揚州炒飯價格20元到50元一份,甚至更高。此次“6987份揚州炒飯,成本價大概是14萬元。”
針對揚州“最大炒飯”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質疑“浪費”和“作秀”一事,再看近年來,最大剁椒魚頭、最大份辣椒炒肉、最大南瓜餅……一些地方制作美食“世界之最”的新聞層出不窮,這些靠“人海”或“錢海”戰術破紀錄的盛大活動,令人不齒。而隨著這些層出不窮、片面追求“紀錄”的新聞不斷浮現在公眾面前,在某種程度上也表現出了當下社會急功近利與浮躁的心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是很多小學生都朗讀過的朱柏廬的《治家格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學齡前兒童都會背的古詩,如此淺顯的道理,難道主辦方都不知道嗎?有數據顯示,我國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的至少有450萬人,貧困級別的2.21億人,特級貧困1.57億人;截至2014年江蘇省還有250萬的貧困人口。而糧食問題,依舊是貧困人口面臨的首要問題。在這樣的現實下,如此暴殄天物,如此忤逆民意,卻看不出承辦方的悔意。
吉尼斯世界紀錄旨在鼓勵人們挑戰自我、超越極限,4噸多炒飯裝進垃圾車,如此浪費糧食,如此勞民傷財,如此“刷數據”式的紀錄背后,究竟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創新意識,還是迎合了某些企業“抓眼球”的炒作心理、個別地方官員扭曲的“政績觀”?這些打著羊頭賣狗肉的營銷策略,其不擇手段,一次次激起社會的質疑與憤慨,卻一次次荒唐的繼續上演。(中國臺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