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注定是激動人心并被載入史冊的一天。我們有期待,有自豪,有欣喜……這是屬于全國人民的盛典,而我們的廣大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面對抗戰勝利紀念日,應該保持“四種心態”。
首先,對假日意義要“心中謹記”。相信大多數青少年對9月3日這天要放假都很清楚,但對于紀念日確定緣由、背后蘊含的意義未必能夠說得明白。事實是,9月3日是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日子。為了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的斗爭,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將9月3日確定為我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議。青少年在休息放松的同時,也要懂得假日內涵,在紀念活動中,用心體會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第二,對革命先輩要“心懷感恩”。如果沒有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左權等革命先輩們的流血犧牲,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或許有些革命先烈的名字我們還不知道,或許他們的故事我們了解不多,但只要有心,就可以通過“搜索”、“閱讀”、“參觀”等途徑走近他們,感受那個時代,感恩先烈付出,珍惜當今生活。對身邊健在的老紅軍、老戰士等革命軍人,要以敬佩之心、關愛之情呵護他們、照顧他們、幫助他們,因為對他們關注就是對歷史負責,對他們關心就是對我們負責。
第三,對史實要“心生尊重”。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苦難史、抗爭史,不能因為生在和平時代就高枕無憂,不能因為歷史久遠就拋在腦后。“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青少年既要認真學習中國歷史,也要對照學習外國歷史,尊重史實、以史為鑒,深刻了解過去、全面認識現在、正確把握未來。同時,對“黃繼光堵槍眼”、“董存瑞炸碉堡”等針對歷史事實的歪曲、戲說、褻瀆等行為,要堅定信念、勇于斗爭,堅持不傳、不信、不參與。
第四,對祖國未來要“心有責任”。“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代代青少年重任在肩。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廣大青少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聽黨話、跟黨走,自重自愛、自立自強,努力成為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既要仰望星空、懷揣夢想,也要腳踏實地、穩步前行,扎實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練強本領、甘于奉獻,努力成為一個有益于祖國和人民的好公民、好青年。(中國臺灣網網友:周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