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彭州一老人騎自行車過馬路時,在一路口不慎摔倒。而后,一名騎著自行車路過的學生停車,熱心地問候傷情。不過,該學生卻遭到老人的誣陷,稱是學生將其撞倒。經警方調取監控查明,整個過程中,老人系自己摔倒,學生并未與其碰撞。據了解,警方隨后對老人進行了教育。
伴隨著“彭宇案”、“許云鶴案”等恩將仇報的見義勇為、惹禍上身的助人為樂事件不斷出現,給我們社會道德投下了不小的陰影,讓以前舉手之勞的社會救助變得無從下手。但是88歲李大爺摔倒無人敢扶窒息而死又有沒有讓圍觀者良心不安呢?這兩種極端情況,讓不少人陷入了糾結,到底是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雖然衛生部頒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甚至民間公益網站設立了“攙扶老人風險基金”,但是僅靠個體行為還不足以改變中國社會道德滑坡現狀,關鍵還是要通過政府制度來約束和保障。例如,2013年5月發生在四川達州的“三名兒童扶老人后被索賠”事件,后經警方調查確認,老人系自行摔倒,老人也因涉嫌敲詐被處以行拘。
當然,能夠使民眾安心“扶老人”的制度固然重要,更重要還是要建立起一個良好健康的道德生態,讓大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莫讓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成為絕響。(中國臺灣網網友:車恒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