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兩部《爸爸去哪兒》電影版的大賣,后有《奔跑吧兄弟》首日收票房6800萬元,這些根據綜藝節目拍攝的電影憑借著演員龐大的粉絲群和電視節目積攢的人氣,可是在電影市場足足抓賺了一大把。作為只拍了6天的粉絲電影,這樣的成績已經叫不少業內人士吃驚。爭議聲隨之而起,這到底是豐富了電影市場還是傷害了電影市場?
電影跑男是不是一部電影,以傳統的眼光看肯定不是,即便爛片都有一個由鋪陳、展開到高潮、落幕的過程,但跑男基本上就是一臺從頭玩到底的游戲。爸爸去哪兒了的電影版也是這樣,說到底都只是在原有的節目基礎上加賽一場而已。
沒有太多的人物刻畫,沒有精心排布的故事情節,基本上是把電視里的游戲模式直接搬到了銀幕上。這部據說只花了6天時間拍成的片子就像它花的時間一樣渾身散發著短平快的氣息。可它的票房就像業內人士掉在地上的眼珠子一樣,讓人無法側目。
業內人士的生氣是顯而易見的,我們花一年甚至好幾年干的事,他們幾天就干完了,而且票房比我們高,看的人比我們多,津津樂道、意猶未盡的感覺還更深一點,這豈不是對專業精神的一種玷污?從電影呈現的效果看,的確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情節似乎可以更緊湊一點,懸念似乎也可以更多一點,人物的特點似乎還能再鮮明一點。如果不能在情節上取勝,在游戲難度上高一點也能凸顯危難之中的人性,以沖淡電復印件身的游戲色彩。任何一部好的電影,情節和精神兩條線都必須飽滿,相輔相成。如果觀眾希望看到電影版與電視版相比有所不同的話,應該是對跑男拼搏與智慧、犧牲與團結精神的呈現,可惜的是,我們并沒有很明顯地看到對這種精神的刻畫,正因為沒有深入人心,所以看罷總有一種隔靴搔癢的踏空感。
但是,存在即合理,既然它能取得如此之高的票房,除了人氣之外,是否還有些別的什么?我想,也許它沒有抓住一步好電影的要素,但是卻猜踩到了快樂的點。看電影,有人為了純藝術性欣賞,有人為了提高所謂“逼格”,但是還有一大群普通人,只是我誒了在影院里解壓,只圖一笑。對于占相當大比重的第三個群體來說,管你文藝片商業片,能逗我開心就是好片。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孩子,他們不懂太多高深的剖析,簡單的快樂就能去死他們的父母為這場電影掏腰包。受眾群體不同,三觀也未影響,所以,其他人又有什么必要去抨擊去批評呢?
當然,這樣太過于簡單直白毫無情節可言的電影如果拍多了,以后觀眾自然是不會再買賬的。同樣是接地氣的小成本電影,《泰囧》等電影收獲的票房與口碑更為驚艷。所以,綜藝變電影不失為一種創新,但是只有謀求更大的升值空間,才能獲得更加長遠的經濟文化雙重利益,從而真正做到超越而不致淪為平庸。(中國臺灣網網友:三耳)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