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名目繁多、大操大辦的“紅白喜事”近年來愈演愈烈,不僅成為民眾的沉重負擔,而且敗壞社會風氣。目前,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通過鄉規民約等方式整治各種“人情債”。專家指出,在全社會“反四風”的背景下,“倡儉治奢”也應成為農村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11月4日新華網)
豬羊下崽擺酒,出獄辦個“沖喜”酒,考不上大學也要來次“升學”宴,現在在民間,傳統的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已經變了味道,失去了其最本真的東西。“酒宴”名目越發繁多,人情鏈越拉越長。送禮對象從原來的親朋、同事同學延伸到同事的親朋、同學的兄弟姐妹。不僅如此,“行情”也越來越高,上千元的禮金已實屬正常。對此,筆者認為,對于收入微薄的農村家庭來說,這樣的“行情”實在是有些困難。
據了解,2013年重慶大巴山區“國貧縣”城口縣廟壩鎮共操辦各類酒席1063次,收送禮金6300余萬元,而全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總和才9300萬元。“我們家去年一年收入才2萬多元,光送禮就送了近3萬元。”重慶市城口縣廟壩鎮興旺村村民李習瓊談到“送禮”很無奈地說。如此看來,有不少家庭還需要舉債來“送禮”,筆者不禁要問:這又是何苦呢?
“來而不往非禮也”,禮尚往來的傳統自古有之。有“紅白喜事”互送禮金是在走人情,增進人際關系,但是,把它當成“斂財”工具就實在是太過分了。隨著現代社會的流動性大、人際交往信息化網絡化,以往維持熟人之間的親情、血緣紐帶越來越弱,辦酒席送禮成為人情往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導致人情異化。筆者認為,這是城鎮化過程中社會基層管理滯后、行為缺乏必要引導的表現,亟需要進行移風易俗。
巨額“人情債”讓人“望而卻步”,要改變這種現象,讓禮尚往來回歸理性、本源才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應有之義。為此,政府和社會組織要有責任、有組織地倡導健康文明的情感表達方式,不能不作為,也不能矯枉過正,提倡正常的人情交往,剎住“浮華風”,留下“情”和“根”。(中國臺灣網網友:楊海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