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5月6日慈溪新聞網上《勝東村上演舌尖上的立夏》這篇報道,心中頗多感喟。它不僅讓我重溫了童年回憶,同時也滿足了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十七桌流水席,六個土灶煮立夏米飯”,這樣的場面何其壯觀;“飯香、豆香和歡笑聲融合在一起,其樂融融”,這樣的畫面何其溫馨!以前,我們總是感慨別處有百家宴、長桌宴,而我們這邊什么也沒有。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顯然未必。熟悉的地方不是沒有風景,而是我們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顆欣賞美的心。就像這次的流水席,如果我們不關注,很難想到身邊竟有這樣的“盛事”。人總是習慣忽略,忽略身邊的“小美”、“小善”,忽略身邊的“微感動”、“微問題”,當這種忽略積溺成疾,便成了遺忘。現如今,很多小年輕熱衷于西方的情人節、萬圣節,對于傳統的元宵節、清明節卻沒有什么概念,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對于好的傳統、好的習俗,我們應當保留、傳承,并把它發揚光大,使其具有時代特色。這既是一種地域文化,也是一個城市的軟實力。
當然除了對傳統的繼承,這篇報道里還有一種情感讓我十分感動,就是鄰居間的和睦。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人與人之間無非就是一種互幫互助的關系,鄰居之間更是如此。我記得小時候,村子里的人大多貧窮,但這并不妨礙大家開心地過日子,鄰舍之間關系特別融洽。記憶中,串門是許多村民飯后的例行事宜。不下雨的夏日夜晚,有電視機的人家甚至會把電視機抱到稻地上,與附近的鄰居一起看。這種感覺可真好!
但是如今物質富裕了,人情似乎變得淡了,小區里旋轉門、籠子門、防盜門越裝越多,隔絕了小偷,也隔絕了鄰里之情。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城市里,兩戶人家有可能門對門住了10來年卻不知道對方姓甚名誰,一如老子所說“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因而看到這樣一篇報道,我覺得特別親切。
其實,我相信現代人也渴望能有一個和睦的鄰里環境,但囿于自私、缺乏信任等原因,始終未能向對方伸出友愛的手。人同此心,“多年鄰居變成親”便成了一種奢想。但是有句話說得好:“前腳不踏出去,后腳又怎么跟得上來呢?”我們應當對鄰居多一點信任,多一點關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誠地與他們相處,想必鄰居也會予我們以同等的回報。當然,社區也要積極搭建平臺,通過舉辦流水席這樣的集體活動,促進鄰里關系的發展。
或許,縮短鄰居之間的距離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同時也能讓我們過得更開心。套用報道里應阿姨的一句話:“現在孩子少了,鄰居就和親戚一樣,希望這樣的活動每年都能辦,讓下一輩更團結。”(中國臺灣網網友:潘玉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