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伸手從書架上取出《三字經》隨便翻翻,不想對“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兩句產生了興趣,并產生一些奇妙的想法。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在這里我想我們沒有必要用過多時間和文字去探討這兩句話的歷史來源和深刻內涵,僅從教育形式來看,古人已經清清楚楚地把教育分成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密不可分的方面:一個不教育為“過”,一個施教不好為“惰”,二者相輔相承,缺一不可。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每每談論起教育工作,不少人往往把眼睛只盯在學校里,話題總扯到老師身上,并以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優劣對老師進行評價,以學校高考生學率的高低對學校進行褒貶,好像教育工作只是學校的事、老師的事,似乎與家長毫無干系。于是,家長對孩子本應負有的重要教育責任,便被淡漠了,且臉不紅、心不疚的輕松自如推卸給了老師,推卸給了學校,這種對自己后代教育無責無過的心理狀態,大有扭一扭的必要。
“養不教,父之過”,其“過”就在于只養不教。然而有些家長當你說他“養不教”時,他往往會在委屈之余驚訝地說:“我想盡辦法,盡可能地送孩子去最好的早教中心,最好的幼兒園和最好的小學……不知道托了多少關系,花了多少錢……”。在他看來,把孩子送進學堂就算完成了自己“教”的任務,給孩子找個好的學校就算盡到了自己“教”責任,管理局就無“過”可言了。殊不知這只是“教”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負起家長的責任,搞好家庭教育,成為孩子名符其實的第一任老師。
首先,孩子與家長有著濃厚的感情聯系,家長的影響力從小就對孩子起作用。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孩子從出生到上學前,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這個時期,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古諺“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孩子與家長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家庭在教育環境上占有很大的優勢。孩子從小到大,幾乎2/3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有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著子女。另外,家長與孩子朝夕相處,對他們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變化,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領神會,故此做為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長稱為終身教師。這種終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個家庭的家風,家風的好壞往往要延續幾代人,甚至于十幾代、幾十代。
再次,孩子有較強的以父母為師的親和力,會常向家長請教一些問題。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偉大的,是永遠正確的,是沒有不知道的問題的。因此,每當孩子懷著好奇的心向家長問這問那時,家長要耐心聽孩子的訴說,不能顯得不耐煩,不要以“小孩子不要亂問”、“等你長大就知道了”等加以搪塞,更不要自己忙而讓孩子“一邊玩去”。反而應該多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做些親子游戲,讓孩子快樂成長。
總之,一個做家長的不僅要生兒育女,而且要時刻牢記“養不教父之過”的古訓,盡職盡責地把后代教育成人,使其成為利國益民的棟梁之才。(中國臺灣網網友:袁文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