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不管是國家出臺的樓市限購令,還是高校食堂出臺的“饅頭限購”,實踐一次又一次證明限購本身就不是萬能的,“饅頭限購”也不會奏效。真正要避免非學生群體侵占學生的低價饅頭,治本之策是改革對學生的飯菜補貼政策,由補貼給學校食堂的模式,轉變為直接補貼給學生個人。而學習食堂經營模式和飯菜價格走市場化道路,與校外市場接軌,同時實行競爭,該是什么價格就是什么價格,不讓食堂吃虧。如此,學校食堂不低的飯菜價格對教職工及其家屬失去了吸引力,同時又沒有真正提高學生的伙食費,沒有增加學生的生活負擔,一舉兩得。當然,可能讓部分不在食堂就餐的學生賺了一點補貼費,但是既然他們屬于學生,國家的補貼中就有他們的一份,并不能因為他們家里有錢,不愿意在食堂就餐就可以不補貼。
,網友快言" />
饅頭、花卷都限購了,你聽說過嗎?這事發生在北京大學,“主食每個品種限購3個,請自覺遵守”。這個規定張貼在北大多個食堂里,2毛錢一個的饅頭,是學生的低價權益,源自教育部、財政部2008年初出臺的《關于落實高校學生食堂補貼措施的通知》。餐飲中心工作人員稱,限購令是主要針對教職工家屬因便宜搶購主食,來保障學生權益。但它卻招來兩方部分人士的不滿:教職工家屬不理解、不聽勸;有令難行,讓多位學生發帖質疑。(9月25日《新京報》)
大學食堂推出饅頭限購令、包子限購令、雞蛋限購令等主食限購令并不新鮮,早在2011年中國傳媒大學、北航等多所高校就推出過此類饅頭限購政策。直接原因就是在物價高漲的今天,社會上的物價已經漲了很多,而大學食堂由于享受著國家和高校提供的補貼,使得大學食堂銷售的饅頭等飯菜價格要比外面市場價格低很多,讓大學食堂飯菜成為實質上的稀缺資源。而一些在高校里工作、生活的教職工及其家屬,為了節省生活開支,大量購買大學食堂的低價主食,甚至有個別人員從中賺取差價,將大學食堂里的低價主食拿到校外市場銷售,確實侵犯了學生利益。從這個角度說,“饅頭限購”有合理性。
然而,大學是一個半熟人型社會,大學教職工及其家屬與大學食堂工作人員相對較熟悉,尤其是同屬于社會弱勢群體的大學內的體力勞動者與大學食堂的打工者之間更為熟悉,往來也多。而我們中國又是一個人情社會,食堂工作人員礙于情面,不可能強硬的阻止教職工及其家屬超額購買饅頭,況且教職工及其家屬超額購買饅頭對大學食堂的工作人員并不造成任何經濟損失。退一步說,即使學校食堂嚴格執行“饅頭限購”政策,購買者大不了多跑幾次,多跑幾個窗口,照樣能買到大量饅頭。另一方面,大學食堂就餐都需要排很長的隊伍,食堂工作人員更不可能為了阻止教職工及其家屬超額購買饅頭,而耗費大量時間與之糾纏,乃至吵架,只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購買。這就決定了不管是實行“饅頭限購”,還是像一些人說的那樣建設專門的教職工食堂,都無法從根本上杜絕教職工及其家屬去貪學生的便宜,去購買本屬于學生專有的低價饅頭等飯菜的侵犯學生權益行為。
事實上不管是國家出臺的樓市限購令,還是高校食堂出臺的“饅頭限購”,實踐一次又一次證明限購本身就不是萬能的,“饅頭限購”也不會奏效。真正要避免非學生群體侵占學生的低價饅頭,治本之策是改革對學生的飯菜補貼政策,由補貼給學校食堂的模式,轉變為直接補貼給學生個人。而學習食堂經營模式和飯菜價格走市場化道路,與校外市場接軌,同時實行競爭,該是什么價格就是什么價格,不讓食堂吃虧。如此,學校食堂不低的飯菜價格對教職工及其家屬失去了吸引力,同時又沒有真正提高學生的伙食費,沒有增加學生的生活負擔,一舉兩得。當然,可能讓部分不在食堂就餐的學生賺了一點補貼費,但是既然他們屬于學生,國家的補貼中就有他們的一份,并不能因為他們家里有錢,不愿意在食堂就餐就可以不補貼。
再從深層次角度說,在物價高漲時代,難以繼續維持同等生活水平的不只是沒有收入的學生群體,還有廣大中低收入人群。而他們沒有享受任何國家照顧政策,所以他們才千方百計的要去占享有補貼政策的學生飯菜的便宜,表現出小市民的市儈性格。從這個角度說,大學食堂的“饅頭限購”政策,實質上攪動的是小市民敏感的物價神經。這也是政府應當從“饅頭限購”中看到的根本問題,如何讓老百姓在物價高漲時代安穩生活,如何降低物價,別再讓CPI亂了老百姓的心。(中國臺灣網網友 張立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