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火車臥鋪為什么把票換成卡或小鐵片”的網帖在網絡上廣泛流傳。旅客因質疑鐵路臥鋪換票規定而拒絕換票,并質疑鐵路此舉超越了權力邊界。(北京青年報4月8日)
對此,鐵路部門也作出了相應解釋,臥鋪換票主要是用于夜間叫醒和空余鋪位的統計。在質疑和解釋之間,網友們紛紛發表觀點,有替作者叫好的,也有替鐵路叫屈的,如此種種。筆者以為,“臥鋪換票”事件被人拿出來質疑,對鐵路部門而言,其實是件有利的事情。
仔細想想,“臥鋪換票”被質疑不正是給了鐵路一個面向公眾宣傳自身的機會嗎?鐵路部門可以利用這次機會,真誠地向廣大旅客解釋說明“臥鋪換票”真正的目的是在于服務,讓大家看到鐵路的服務并不是一句空談,而是體現在每一處的細節上。另外,對網帖中提出的“鐵路此舉超越了權力邊界”一說,也許還能激發鐵路部門的“靈感”——除了把票換成卡片或小鐵片,是不是有更科學更方便的方法,來實現提醒服務和鋪位統計呢?如此想來,這樣的“質疑”是可以給鐵路的發展帶來進步的。
為什么列車員非要把臥鋪票換成卡片或小鐵片,但長年累月乘坐火車都是按這個要求做的,也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并不覺得有何不妥。由此可見,對于“臥鋪換票”的疑惑并不是某一個人獨有的,肯定有不少人也存在這樣的想法,但僅限于在內心疑惑,并沒有通過一些途徑表達出來。
為什么臥鋪票非要換成卡片或者小鐵片呢?鐵路部門在此時能夠及時地把事情解釋清楚,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也就解開了,這無形中便達到了宣傳鐵路服務細節的目的。同時鐵路也能夠從這次事件的質疑中,思考和探索新的服務方法,這樣不僅可以表現出鐵路善聽民意、善取民意的一面,同樣也與為人民服務的主旨相得益彰,讓鐵路今后作出的“善舉”能夠更為廣大旅客所理解。
所以說,“臥鋪換票”被質疑未嘗不是件好事,這種被質疑的過程,就是接受公共監督的過程,雖說在這個事件中,鐵路看似“吃力不討好”,有些委屈,但實際上對鐵路今后如何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民是有促進作用的。沒有質疑就沒有進步,當前鐵路正在改革的起步階段,也需要來自各方不同的聲音促進其健康發展,當然,不同的聲音除了質疑,也包括支持和鼓勵,我們更期待廣大旅客能夠站在鐵路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畢竟“人民鐵路為人民”伴隨著幾代人走過,一直不曾改變,只有鐵路和旅客之間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鐵路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民,社會才能更加和諧。(中國臺灣網網友:王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