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瓦日鄉的村戶前還時常能看到一個溫暖的身影,在村民家中勸說,請他們為修建公路讓路,他就是菊美多吉,一個為瓦日鄉人民建起了盼了幾十年的公路的黨員、公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魯村的路修通、修好,卻未能等到愿望實現,便在那片美麗的草原上永遠的停下了腳步。
牧民說:他是草原上不知疲倦翱翔的雄鷹。他主動請纓到最艱苦的地區,3年奮戰結束扎拖村不通路的歷史;他為了順利完成牧民定居工程建設,不顧病情,輾轉在牧民群眾家中,講政策、做宣傳,時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實現了牧民從帳篷到定居房的夢想。菊美多吉的足跡遍布藏鄉,他可以在艱苦的條件下忘我奉獻,為群眾圓了夢。菊美多吉或許不是圣人,卻值得每一個黨員、干部學習,學習他的忘我奉獻、一心為民。
“群眾利益無小事”,菊美多吉的詮釋是:盡己所能的,幫助群眾。在菊美多吉的工作日志中,留著三條這樣的備忘記錄:
4月11日:仁孜的醫保本戶名需要到縣公安局重新核實;
5月3日:看望腳傷住院的得吉阿媽;
5月16日:堯日村村支部的圖書架差兩枚螺絲釘。
他曾經因為在村民家無意聽到孩子上學需要字典的話,便給那家的小孩買了一本字典托人帶去,雖然都是與“公務員工作”關系不大的小事,甚至只是兩枚螺絲釘,卻都無一例外的進入了菊美多吉的工作日志,因為對他而言“群眾利益無小事”。
有網友說“三條備忘錄,無限愛民情”可謂一語道破菊美多吉的“官念”。于他而言,村民家的事就像自己家的事一樣清楚,卻比自己家的事還要上心他以真誠的愛民情,溫暖藏鄉人民的心。這不是他在作秀,而是他真情為民的“官念”使然。菊美多吉眼里看到的不是“體制內”的鐵飯碗,不是“鐵飯碗”的權位、利益,而是“飯碗”里盛滿的愛民情。他愛藏鄉,愛草原,愛他的牧民朋友,所以他要把“鐵飯碗”里的羹分給牧民,用自己不懈努力,為藏鄉帶去福利。
菊美多吉只是一個扎根基層的黨員、一個生根于基層人民公仆,他或許不是最美的“公仆”,卻如同草原上的格桑花一樣,把自己的美麗全部獻給了藏鄉,他是所有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不僅是他艱苦奮斗的精神,還有他忘我奉獻,真情為民的“服務觀”。在龐大的黨員、干部群體里,菊美多吉這個“最美基層干部”如同是閃亮在草原上的明星,永遠不會因時光流失而暗淡失光,因為他用全部的愛給藏鄉牧民帶去溫暖,用質樸真心和務實行動帶領藏鄉群眾走上通往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何奉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