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殯葬業改革再度成為熱門話題。一方面,近年來,國人喪葬觀逐漸變化,“綠色殯葬”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并接受。另一方面,媒體對殯葬業暴利等亂象的揭批,也日漸引起政府及各界重視。百姓在“綠色殯葬”與“死不起”之間掙扎的同時,中國殯葬業改革也在糾結中摸索前行。(4月3日 中新網)
“活在北京,葬在河北”透露著時代的荒誕與無奈,同樣也讓如何“死得起”這個沉重的話題拋給了世人。時代在進步,信息在發展,同樣變化的還有殯葬的形式,諸如“樹葬”、“海葬”等綠色環保的形式紛紛出現,但在其背后透露著的仍舊是無限的荒涼感,是一種面對現實無力的選擇罷了,那么,解決“死得起”這個問題到底應該從何處著手,或者說能都有個行之有效的途徑呢?
在中國,按照國家規定,公益性公墓是為農村村民提供遺體或骨灰安葬服務的公共墓地,不對外、不允許開展經營活動。而經營性公墓是為城鎮居民提供骨灰或遺體安葬實行有償服務的公共墓地,建立經營性公墓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或民政部批準。目前的情況是,每年平均有930多萬人口死亡,選擇經營性公墓安葬的僅有10%。一些地方故意將公益性公墓做大規模,少部分被當地村民消化,剩下的違規向城鎮居民銷售。一些林場、耕地也打著各種幌子做起墓地生意。
與此相對應的,在中國人最傳統的觀念中,“入土為安”曾是中國傳統殯葬的全部含義,罵人的話語“死無葬身之地”就深刻包含著這個意思。但隨著天價墓地等問題被曝出,“死不起”的黑色幽默廣為流傳,以及環境保護需要等其他多種因素,中國人的喪葬觀開始悄悄發生變化,“綠色殯葬”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熟悉是一回事,接受是另外一回事。這種屬于制度上尤其是非制度變遷的方式,尤其需要時間的磨合和實踐的檢驗,因為任何行政的力量企圖推進這樣的“綠色殯葬”都將被證明是徒勞的。
“綠色殯葬”觀念漸成更多體現在祭掃方式的低碳化與文明化上。諸如“天堂信箱”和“天國銀行”也成為今年清明節國人祭掃方式的一大亮點,福建開通全國首家省級公益網上陵園、重慶鮮花公祭遺體捐獻志愿者……類似的活動及服務近年來在中國各地方興未艾,“綠色殯葬”、“網絡祭奠”、“文明祭掃”等呼聲不絕于耳。不得不承認,新興的各種祭祀方式是好的,可以作為傳統祭祀方式的有益補充,使祭祀形式多樣化,但考慮到國情民情,很難直接取代傳統的方式,也不應成為強制的行政手段。
在這樣的“死不起”和“綠色殯葬”之間徘徊的時候,中國的殯葬業無疑也在艱難進行改革,民政部官員在公開場合曾多次表示,要進一步探索惠民殯葬的實現途徑,逐步完善惠民殯葬的理論和制度基礎,力爭于2012年年底之前實現惠民殯葬政策低收入群體全覆蓋的目標。對于這樣的承諾,我們將拭目以待。(中國臺灣網網友: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