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屬國家規定的特種行業,而在河南省汝州市竟成了一些農戶依靠家庭式作坊就能從事的普通行業,并形成了一條報廢車違法翻新出售的暴利鏈條。報廢車被翻新后出售,還經常有學校、幼兒園購買。據交警介紹,集中整治全市幼兒園校車前,363所幼兒園的398輛校車80%以上為報廢車輛。(新華網3月25日)
報而不廢、低價收購高價賣,本該被銷毀的報廢車輛卻堂而皇之地流入改裝市場,被翻新后甚至流入農村成為校車,這不能不說是監管部門失察。在急功近利、不要安全只要金錢的利益躁動下,不僅農戶忘乎所以、好了傷疤忘了痛,當地監管部門對熱鬧場面竟然沒有察覺,而校車采購者也無視安全隱患成為利益鏈中的一環。可以想見,連學生安全都只管利益不求品質不顧安全,付出沉重的社會代價時悔之晚矣。
即使多地校車都曾發生事故,這樣的慘痛教訓還沒讓某些利益群體警醒,還有人私自改裝賣車上路,政府部門則跟拼裝者們貓捉耗子,這必然再次刺痛公眾敏感的眼睛。在有安全隱患的報廢改裝車輛面前,沒人敢保證自己就是幸運者。因此,有必要把報廢車輛流向納入常態化監管,提高行業門檻,化解拆解能力過剩的現狀;另一方面提高現行報廢汽車回收的補償標準,調動私人車輛正規報廢的積極性,掐斷報廢車非法拼裝、改裝和交易的貨源。
在多次發生慘痛的校車事故后,仍然有人不知傷痛。反正是賣給外地人,自己身邊人不會乘坐改裝車輛就行了,改裝者愚昧無知、自私自利、被利益沖昏了頭腦;當地政府則是疏于監管才導致車輛報而不廢、禍害學生。
按理說,報廢車輛不得重新用于運營,應該送進國家專營的報廢汽車回收公司當廢舊金屬銷毀。但可惜的是,校車安全再次在經濟利益面前敗下陣來。此前中國青年報也曾報道過,銷毀不是回收這么簡單,由于報廢車只能按廢舊金屬的價格回收,而組裝車市場給的價錢遠高于報廢價,本來應該承擔起銷毀重任的國家專營報廢汽車回收公司竟然無比冷清,好幾年都沒生意。相反,改裝現場卻熱鬧無比。
籠統的程序規范、過輕的違法成本、再加上不菲的售賣收益,這一切使得農戶很容易接到生意,也很容易見錢眼開。然而,作為監管方的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門不能和拼裝車經營者玩貓捉耗子的游戲,綿延10公里的改裝現場,響徹砸擊和焊割聲音的院子、熱鬧的交易場面,進進出出的人們,當地竟然等到記者調查才發現報廢車輛翻新改裝利益鏈。
我們當然可以斥責農戶和商家改裝車輛“缺少道德血液”,但更應期待相關職能部門能事前預防,宣傳教化和依法打擊并舉,讓報廢車輛真正銷毀,真正實施科學規范的專業化處理,防止零部件磨損的車輛再次流入改裝市場甚至禍害學生!
如果說交通安全特別是校車安全讓人憂心忡忡的話,報廢車輛如何處理、校車采購怎樣把關同樣不該被忽略。包括校車事故在內的安全事件之所以引起公眾強烈憤慨,正是因為類似被改裝的問題車輛卷土重來甚至流入學校所造成的慘痛傷害。其實,只要痛下決心、發動群眾、闡明厲害關系、增加翻新報廢車輛者的違法成本,整治拼裝車市場、斬斷報廢車非法拼裝、改裝和交易利益鏈條,讓報廢校車回到該去的地方并非難事。(中國臺灣網網友:黃濤)
。ū疚臑榫W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