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因為6個“1”同時相聚,被網友稱為“世紀光棍節”。因為巧合,因為難遇,今年的“世紀光棍節”已經成為一個“準全民”的節日。不少單身者打算選擇在這一天向意中人真情告白,期待結束單身生涯;一些情侶則打算選擇在這一天領證結婚,徹底“脫光”;更多人則是正在苦苦尋找另一半的路上……(11月10日《半島都市報》)
從來沒發現哪一個“光棍節”像今年這樣火爆。11月1日伊始,商家就拉開了鋪天蓋地的宣傳、降價攻勢,微博、豆瓣上關于“光棍節”的討論也是比比皆是,飯店、酒吧接到的訂餐電話也都爆滿。看來,今年的光棍節光棍們真是興奮得都有點hold不住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固然與6個1同時相聚的世紀巧合和商家的宣傳有關,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光棍們不再沉默,開始正視、反思、享受單身這種狀態,而不再一味追隨家長、世俗的觀念把自己當成婚姻道路上的“敗犬”。
這些沒有伴兒的“敗犬”可能工作出色、但是交際圈子窄;也可能工資低買不起房,也就娶不上媳婦忘不了娘;也可能受過感情的傷,療傷的過程有點長……總之,結婚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想結婚了,沒結婚的理由也只有一個,沒合適的唄。
可長期以來,單身者的這些問題都被漠視了,社會、世俗早已形成了一股強大對單身者的歧視與偏見。這固然與人們追求幸福的、不想孤單的宿命感有關,但更重要的壓力來自于社會本身對性的管理與態度。
著名哲學家福柯曾經說過,“我們是另一類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性在社會中仍然處于被管理的狀態,所以唯有取得婚姻形式的合法夫婦才是立法者,他們是大家的榜樣,享有發言權,自然光棍們就會受到歧視。
回想光棍們在社會中的遭遇吧,不由分說地被拉去相親、家庭聚會上被嘲笑、傾聽那些已婚者永無止境地秀幸福——也不管他們是否是“人前吃肉”還是“人后挨揍”……似乎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當有配偶者形成的特權在我們面前展現時,每一個未婚者都會感到深深的失望與焦灼。不要誤以為只有我們東方人家庭觀念重才有這種思維,許多西方人同時抱持這種觀點。看看《BJ單身日記》、《伴娘》中那些嫁不掉的大齡剩男剩女所面臨的來自家庭、朋友、上司的壓力,一點不比我們少。
此次光棍節的世紀狂歡,可以看成光棍們對這種世俗壓力的一種反撥。其實,從今年的情人節、七夕節開始,光棍們就開始了集體行動,在網上互發調侃情侶們的段子。
說到底,單身只是一種狀態,“脫光“還是“不脫光”既受客觀條件限制也受主觀因素印象,套用一句老話,千里姻緣一線牽,在月老還盹著或者因年事已高、罹患帕金森尚未把線簽上的時候,世俗社會不妨給予單身者更大的寬容與諒解。
而面對這樣一個“世紀光棍節”,吾輩光棍就先享受了再說,拋棄抑郁、失眠、工作壓力大這些問題,在“光棍節”這天一起去撒嬌吧。。(中國臺灣網網友:陳小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