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功夫熊貓2》上映,我第一時間在影院看完了該片,3D《功夫熊貓2》的確很震撼,很給力!我期待著走進電影院,滿懷笑意地走出了電影院。
不從電影技術上談《功夫熊貓2》,因為我們的技術還不夠談論的資格。從電影文化的角度上作為一個觀眾尚且闡述一個中國觀眾的電影觀后感,特別是從敘事學和符號學的角度上看,這無疑是一次超越。《功夫熊貓2》上映,觀眾是邊看邊笑邊心酸。一方面網絡上出現一股抵制《功夫熊貓2》的風潮,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這種所謂的美國給中國情書電影,說是美國好萊塢大片借用中國元素是假惺惺,套近乎是事實,賺取中國觀眾口袋里的鈔票才是最終目的。然而其實這種內心是酸澀的,其中夾著者些許無奈、慨嘆,當然也再次讓人汗顏,為何再熟悉不過的一些中國元素會美國人利用的如此巧妙和成功。
可是反觀,中國的大片越來越追求國際化:國際化的演員陣容、國際化的制作隊伍、國際化的營銷團隊。。。可是票房卻沒能夠國際化的大氣發展之勢。然則一部號稱文化帝國的美國好萊塢給中國的情書電影,卻把中國的本土文化運用到了至高境界。所有本土元素的運用貼切自然,甚至超過了奧運會開幕式上給世人展現的那“老四樣”。
越是民族化的東西就越是國際化的,這句話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在中國電影中卻沒有能夠真正運用并融入到電影中,如果少量的電影中有也是生硬地搬動在畫面熒屏上,沒能于無形中體現出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以至于媒體質疑電影人守著如此豐富的中國題材,我們為什么拍不出這樣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來呢?
本土化的東西才是世界人民最想看到的,一味追求國際化反而失去了國際化的真正含義,最終成為四不像電影,不倫不類,爛片遺臭萬年。《功夫熊貓2》給了中國電影一個思考的空間,它是一次可供借鑒學習的新的嘗試,那就是國際化并非是中國商業電影崛起的必由之路。也許挖掘傳統的本土文化,并能夠運用電影現代手段展現出來,就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大片,觀眾喜歡看、票房賣座、口碑絕佳!
當中國人紛紛走進電影院,消費了文化,這個文化的成本制作和產出之間的數量巨大的利益卻被美國人收入囊中,所以中國人心里是復雜的。我們不僅想起中國引以為豪的“世界工廠”,中國人不斷地給發達國家進行貼牌生產工業產品,從中獲得微薄的利潤,而真正的發達國家卻享受著高出與數倍的工業附加值。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恰恰相反,再一次被“文化帝國”貼牌,而這次是貼中國的牌,可收益依然是美國。
可以肯定,《功夫熊貓2》是美國夢工廠的又一次成功的“文化貼牌”,不能說這是美國文化對中國文化的一種間接滲透,可至少能說明美國的商業電影已經找到了一條新的成熟成功的大片之路,那就是發掘傳統的并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精髓,融合在商業電影中,用文化拉近地域差異,用無形的語言淡化意識形態差異,用共通的符號詮釋語言差異。(中國臺灣網網友:吳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