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科協及全國學會每年組織的學術交流會議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每年組織的學術交流會議(包括國內會議和國際會議)逐年遞增,由2004年的2962次,2005年的3193次增加到2006年的3427次。參加會議人次也逐年攀升,2006年達53.9萬人次。學術會議為什么這么火?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學術會議學術缺失背后隱現各方利益魔手。(《中國青年報》 2011年5月10日)
理想中的學術會議應該是非常盛大莊重的,一群白發禿頭的中外老專家,齊聚一堂,述畢生之所學,探宇宙之奧妙,尋人類之未來。可今天才知道并非如此,有的學術會議并不稀奇,三天兩頭就有,而且與會的人并非博學的專家老者,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大批初出茅廬的博士。與會者也并非受邀參加,并且還要交納各種參加費用。其中的利益關系繁瑣,完全失去了學術應有的純粹。
年輕博士花重金參與這種研討會議,為的是增加發論文的機會;“洋專家”參加會議,為的是提升知名度,給個人揚名,還可以應付院士考評;單位與會,是為了提升政績,增加申報項目指標,獲得更多撥款資金;主辦方舉辦會議,為的是收取各項費用,從中盈利。各個心中都打著如意算盤,互相利用、各取所需。整個學術會議儼然變成了一臺欺騙公眾的戲劇。
博士能有良好的學習資源、環境,用的是教育經費,花的是納稅人的錢,靠的是公眾的支持。設置論文考核制度的初衷是促監督,為的是學習者督促其悉心學習,將來回報社會,為公眾謀福利。
給專家福利,同樣是希望其在其位,謀其職。要耐得住寂寞,不趨時,不趨利,潛心研究出成果。而現在專家也反過來欺騙公眾。參加研討會議作報告,表面上是宣揚科學理論知識,實際上是在某個人私利。當然,學術研究是要宣傳,因為要讓研究成果付諸實踐。可部分專家長期“不在開會,就在開會的路上”,學術宣傳恐怕就只是其貪圖享樂的幌子罷了!
提到專家,不得不提專家背后的與會單位。單位大抵都是支持專家參加會議的,參加會議就要花錢,就可以向上級提出資金申請。而對于學術項目,人民和政府向來都是全力支持,大筆大筆撥款資金便可落入少數人的腰包。
會議主辦單位從中獲得暴利。一場會議按照1000人來算,可以收取注冊費和論文發表費、住宿等各項費用,每人收3000元,就有300萬元,除掉邀請大腕演講費用,支付給國外出版機構費用,租用場地、住宿安排,一場會議往往可以賺到100萬元左右。
一方得利,必有一方失利。這里失利的是誰?是社會公眾,是人民百姓。長久以來,公眾只擔心科研項目的經費夠不夠,只看專家學者們有沒有論文,有沒有成果。很少去關注錢是怎么花的,論文是怎么來的,對于學術領域缺乏有效的監管。這些正是滋生了學術腐敗的因子。
這就需要完善學術領域的監管體系,嚴厲打擊學術腐敗。必須要強調的是,我們可以監管錢怎么花,但對于學術論文的監管是需要很高的學術休養與專業素養的,不具有可操作性。這就只能繞開論文問題,弱化論文在評級考核中的作用,探尋一種透明的考核評級方式。(中國臺灣網網友:覃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