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牛肉膏問題的質疑余音未落,食品安全領域又爆驚人事件。廣東佛山南海檢察院檢察官昨天向媒體披露,為了把豬肉變成牛肉販賣,個體經營者譚某東將硼砂、豆粉等混合成“染色劑”,大肆浸泡16噸豬肉批發給了別人,涉及銷售金額約23.4萬元。涉嫌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譚某東已被批捕。(4月21日《廣州日報》)
豬肉與牛肉之間的差距似乎越來越小,前兩天“牛肉膏”似乎被傳,只要把豬肉放進去腌制腌制多長時間后,豬肉就具備了牛肉的色澤與味道,不仔細分辨看不出來。現在,又稱用硼砂、豆粉混合成“染色劑”,可以把豬肉批量“加工”為牛肉。應該說,中國商人從來不乏創造性:用硫磺熏制生姜讓其顏色鮮亮,用草酸清洗龍蝦使其肉質鮮嫩,用硫磺薰制藥材使其易于保存,用瘦肉精喂豬讓豬只長瘦肉。等等。如今,造成老百姓一種條件反射:那些看起來光鮮的食材似乎都有問題。
這是多么可怕景象:對那些威脅公眾健康的東西,居然防不勝防。在食品安全領域,每個行業似乎都有自己的潛規則,而且如果不去遵守這些潛規則,反而容易被市場淘汰。前幾日,沈陽公安部門查獲了幾十噸“毒豆芽”,在抓捕黑加工點老板時,老板喊冤:大家都這么干憑什么抓我。這說明整個食品的市場競爭處于畸形發展,各個商家對食品中摻假顯得不以為意,甚至認為行業本就該如此?赏瑫r他們又對自己的商品十分熟悉,種菜的不吃自己的菜,開火鍋店的不吃自己的火鍋,生產面粉的不吃自己的面粉,做饅頭的不吃自己的饅頭,等等。
商業道德的底線一次次被突破,悲劇一次次重復上演。在那些看似聰明的發明下,市場經濟基本原則公平交易成為奢望。對此有人不禁要問:這一切的原因何在?誠實守信的商業原則就那么難嗎?與之相關的首先是商人唯利是圖的本性與市場監管失語巧妙結合在一起。市場監管滯后,監管部門要么“養魚執法”以“創收”,要么角色定位不清,誰都不愿做承擔責任的那一個,使那些商家有機可乘。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任何商家都可能拋棄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使得市場經濟向著畸形邁進。
其次,即便沒有巨大利益,只有些蠅頭小利,窮慣了的中國人也不會放棄,就是所謂的“蚊子再小也是肉”。其實所謂的食品領域行業潛規則,執行者大多為一些在經濟建筑底層掙扎之人。他們的生意最多只能保證他們生活,而那些經濟學家宣揚的市場競爭獲得巨大財富與他們而言畢竟太遙遠,為生存只能在蠅頭小利上斤斤計較。所以為降低成本,獲得稍多一點的利潤就會不擇手段。要說把豬肉變“牛肉”能獲多少利,除了那些沒多少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一般不覺得有多高,畢竟現代社會誰沒吃過牛肉。而要“假牛肉”的多為小餐館、小食品加工廠,對他們而言就是能省則省了。
事實證明,那么多的行業潛規則以及變豬頭為“牛肉”的作法,不純是商業道德潰敗的體現。豬肉變“牛肉”,某種程度上也給我們的社會敲響了一道警鐘:如果不提升底層經濟參與者抗風險能力,各種投機行為依然會成為行業潛規則。(中國臺灣網友:戈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