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股份近日公布了2016年新片計劃,分為投放篇、拍攝篇、籌備篇,總計33部影片。這份片單中有《功夫熊貓3》《美人魚》《魔獸》《長城》這樣的商業大片,也有《建軍大業》《永不消逝的電波》《我的戰爭》這樣的主旋律巨制,還有重新拍攝的《沙家浜》。
就占比看,主旋律電影在中影整個的新片計劃中,所占比例并不算高。中影作為國字頭的制作公司,投拍主旋律當是分內之事,而且,和其他商業電影公司相比,中影也擁有更多拍攝主旋律題材的資源與實力。
雖然戴著主旋律的帽子,但主旋律電影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概念。談到主旋律,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等。在票房浪潮下,一些主旋律電影其實已經是具有豐富市場意義的商業片。
2007年,馮小剛率先找到了拍攝新主旋律電影的辦法,《集結號》得到了各方認可,以非明星陣容獲得2.6億元票房,成為當年內地影史票房亞軍。2009年公映的《風聲》,在宣傳時就打著主旋律的旗號,但從市場角度看,它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驚悚、懸疑類劇情片。記得當時就有評論稱,《風聲》令主旋律電影耳目一新。
《建國大業》從形式到內容,走的都是新主旋律電影路線。但該片的商業化操作手段,比如邀請百位明星客串,使得觀眾熱衷于從大銀幕上“認臉”,以及一系列營銷策略,這些都在繼承主旋律味道的同時具備了商業片的要素。當年該片票房超過4億元,是以市場為基礎的。
可以說,自《集結號》《風聲》《建國大業》之后,主旋律電影的創作,在表現形式和內容邊界上都多樣化、被延伸了。主旋律三個字盡管仍有一定符號性,但創作的辦法顯然比以前更多。電影人發現了把主旋律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比如獲得5.4億元票房的《戰狼》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題材,也是橫掃市場的商業片。對待這樣的影片,要看它的主旋律成色、價值觀,也要看它的市場積極效應——有沒有為同類型作品帶來新的創作思路。
在中影這次新片發布會中,《我的戰爭》尤為引人關注,這是一部為紀念抗美援朝65周年而拍攝的作品,由香港導演彭順執導,劉燁、王珞丹等主演,編劇劉恒創作劇本。小說家劉恒的加盟,為《我的戰爭》增添了期待值。新主旋律電影需要充足的文學底氣和開闊的歷史視野,只有劇本扎實,才可以為它的好看奠基。
主旋律電影因為其類型的特殊性,容易引來掌聲也容易帶來批評,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這類影片有著天生的關注度。希望這種關注度給制作者和創作者帶來的壓力能促使他們認真創作,用好口碑和高票房為主旋律電影正名。主旋律電影在今天其實有著良好的觀眾基礎與市場空間,拍好了一樣能創造票房紀錄。人們在評價主旋律電影時,也應有逆向思維,放下成見,真正從電影本身出發,給它打出真實、客觀的分數。(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