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民謠比起二十年前格局更大,對現代聽眾而言,針砭時弊的表達比溫柔情愛更有切膚之感。只有當人們真正開始關注民謠簡單形式之外的優美、批判和自我表達時,這股回潮才真正實現它的意義。
WHAT 什么是民謠?
民謠,或者說更早意義上的民歌,或明或暗地成為中文流行樂歷史上不可回避的重要節點。它是來自民間的旋律,輔以歌詞傳遞信息,是口頭文學,也是藝術形式,既可以在《詩經》里找到文獻證據,也能在不同地域山野間發現相似脈絡。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本土學子和音樂人從臺灣民歌、歐美民謠里汲取養分,崔健等人也唱過《草帽歌》等一系列作品。但真正民謠在內地樂壇第一次爆發是1994年,高曉松、沈慶、老狼他們用簡單的吉他彈唱出一批人的校園生活和狀態,在內地音樂最為火爆時期殺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優美而不復雜的吉他編曲,悅耳動聽的旋律,加上與學子息息相關的各種場景和心情。《青春》的感傷、《同桌的你》青澀的感情、《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宿舍友誼,它們切中人們對簡單清純真誠的懷念和需要,代表校園學子的心聲。但由于校園題材有局限,幾番之后沒有續篇,民謠慢慢在其他音樂形式風靡后淡出聽眾視線。
WHY 民謠為什么回流?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張磊奪冠,年初《我是歌手》中李健走紅,又一次喚起人們對二十年前民謠風潮的美好回憶。
在音樂形式日趨復雜多樣化之時,民謠創作和表演幾乎用一把木吉他就可完成。可以拋棄傳統三大件,更不說什么鋼琴、弦樂、電子節拍這些東西。而親民的創作自然不會帶來各種花腔和炫技,使得民謠在創作和演繹以及聆聽層面都顯得門檻比較低。低門檻不經意與這個時代趨勢不謀而合,大眾參與和配合變得簡單,隨之而來就是一股熱潮產生。
之前在超女中備受關注的曾軼可,就是一位技術粗糙的歌手,但無論是民謠前輩高曉松還是沈黎暉都看好她的創作。至于因《南山南》火爆的馬頔、站上工體的好妹妹,很多人更是不屑他們彈吉他的實力。但人們可以從曾軼可身上學會基本創作,也可以自己抱著吉他唱一回《南山南》,全民娛樂將簡單易行的民謠再次推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