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10月底開戰的排球聯賽,傳來了“裸奔”的消息。沒有冠名和裝備贊助商,聯賽也得咬牙開打。不少人拿這則消息和不久前中國女排重奪世界冠軍相比,境遇兩重天,一是嘆息,二是不解。中國女排是國人心目中的一座圣殿,其精神價值無可估量,此次再奪世界冠軍,更是振奮人心。為何聯賽沒能乘著這股東風紅火一下,反而這般不受待見,竟至無人捧場的地步?
排球的委屈可以理解。戰績好,受人關注,吸引贊助,這是體育常見的一種市場化模式。但是,國家隊畢竟不等于聯賽,在競技體育人才儲備的金字塔結構中,兩者有密切關聯。從市場的角度看,兩者區別不小。國家隊的存在和職業化并沒有直接關系,而以職業化為目標的聯賽,土壤基于大眾和市場,運作形式也以市場為框架打造。和國家隊相比,聯賽更像一個“產品”,要得到資金、資本的青睞,必須要讓“產品”得到市場的認可,才能有所成就。
由此可見,排球聯賽的尷尬處境,首先要解決的是市場的問題,而非國家隊戰績的問題。既然聯賽對市場缺乏吸引力,就應當從這個角度去多問診把脈,才能對癥下藥。感嘆國家隊幫不了聯賽,心情可以理解,只是現實有些錯位。
即便得到了資本的青睞,是否就等于解決了項目發展的根本問題?也不盡然。一個例子就是恒大女排,當年郎平領銜,橫掃聯賽,過了幾年又悄然“回歸”專業體系。恒大獲得了足夠的眼球效應,卻無法推動聯賽步入良性軌道,又將眼光投向足球,也是市場做出的選擇。
聯賽的不景氣,說到底和排球運動的發展模式,和項目文化的積淀有關。在過去的專業隊體系中,排球和大眾的聯系不多,僅依靠女排的戰績來吸引國人的眼球,忽視了社會層面的參與普及,沒有足夠的排球人口來支撐,也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排球文化,這才是聯賽發展的最大挑戰。
創立聯賽,表明管理者希望用市場化的手段來推動排球運動的發展,獲得更多動力。但一項運動的文化積淀不是朝夕之功,需要足夠的參與人口和時間累積;另一方面,一些市場化的運作手段,比如轉會制度、職業俱樂部建設等,仍未真正施行于聯賽,凡此種種,也需要時間來改變。
女排重回巔峰不易,排球改革路更難。對于排球來說,后者是發展的基石,聯賽興旺起來,項目發展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源頭活水。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16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