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服化道、良心的特效、唯美的光影、演員到位的表演、端正嚴謹的創作態度,這一切都是《瑯琊榜》的長板,但這方面技術永遠不是壁壘,壁壘永遠是內容。
長處:有態度的精致審美
昨天朋友圈里的一位資深媒體大哥說,《瑯琊榜》是他2015年看過最好看的國產電視劇,這簡直和幾年前周渝民的粉絲對我說:“你承不承認,他是F4里演技最好的人”一樣,他們說得好有道理,一時間我竟無言以對。
《瑯琊榜》通篇散發出來一種低調的“土豪”風范和一種有態度的精致嚴謹的審美,讓絕大部分國產劇難望其項背。從造型、制景、攝影、美術尤其是服裝(主要是男性角色)無一不豪。用制作人侯鴻亮的話說是“回歸審美的常識和本質”,用心做,觀眾不是傻子,他們感受得到。對一些細節的關照甚至到了讓人“發指”的地步,比如言侯從郊外道觀歸來,兩位小廝身邊都各自拿著主子一路上會用到的東西,再仙風道骨人家也是侯爺啊親;再比如譽王謀反,靖王去紀州求援,回來時鏡頭帶過,一隊騎兵駛過,有數匹空置的戰馬隨隊,古代一名騎兵配置兩匹甚至三匹戰馬,如此“按部就班”的似乎只有《瑯琊榜》……
但這些牛B哄哄的細節永遠不是觀眾看劇快感的源泉,電視劇(電影另當別論)觀眾的快感永遠是情節、是人物、是故事。而這些,恰恰是《瑯琊榜》的短板。
其實這是一個先天不足的故事,瑯琊閣捧出來的麒麟才子,大家搶破了頭想要得到他,因為得到他就得到了天下。林殊變身的梅長蘇必須有這個前提才能繼續下去,而這個前提是帶有極大架空色彩甚至有點可笑的,可它支撐的卻是一個相對嚴肅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線卻又單薄,就是梅長蘇如何輔佐一個最沒有希望的皇子登上王位,既報了當年的血海深仇,又給天下蒼生(由于《花千骨》,已無法正視“蒼生”二字)留了一個好皇帝,絕對不足以撐起一部長達54集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