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夜間書店看開去
媒體用一種非常興奮的語調,報道廣州城中的第三家夜間(24小時)書店開業。就文化情懷而言,書店的開張,在目前這個紙質閱讀正在淡去的時代里,確實值得興奮。雖說經營書店也是在商言商,但有人摸索出一條能夠讓手有墨香書店繼續存在于都市的生意路子,還是可喜可賀的。
年前天河區體育東路的首家夜間書店開業時,恰逢城中不少文化書店的“縮業潮”,然則,光陰逝去,這種新興的經營書店模式,不僅是被“撐”下來了,而且開始頗有開花結果的態勢,經營者似乎看好市場,開張起第三個門店來。從報道上看,這肯定不是一個暴利的行當,不過,也算略有盈余。這不簡單,能在一個被普遍不看好的行業中,做出“略有盈余”的境況來,多少有傲人之處。這至少告訴許多傳統閱讀“悲觀主義”者一個不同的結論:紙質書是有人看的,而且不少是年輕人。
開家書店經營24小時,這是在以時間去換空間,這意味著就是要經營這個空間的氛圍了。經營者很幸運,找到了便宜的店面,左鄰右舍也不介意可能的24小時的喧囂。經營者也很有頭腦,不時組織志趣相投的沙龍式主題活動,于是形成了一個現實世界中的“朋友圈”。
夜間書店在城市中服務的是一個小眾的圈子,但是小眾不等于沒有前途。嚴格來說,喝咖啡、品茶等,服務的也是個小眾圈子,問題是要挖掘出自己的文化影響力。書是有選擇的消費品,當然不可能做成“星巴克”,但是讀書和書的交流畢竟也是一種精神享受的活動,需要相應的氛圍營造空間。夜間書店,應該是填補了這個空白吧。
像書店這樣的類文化商業空間,如何在都市中生存下去,這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的城市中,有很多被稱作傳統文化的載體,日子過得并不滋潤。比如廣繡、比如粵劇、比如菠蘿雞、比如南獅等等,對于這些城市傳統文化的資源,有關部門似乎都或多或少地給予支持,但是它們更像是文物,很難再造一個市場。
其實城市中很多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對于城市來說都有文化的價值。許多人喜歡追懷過往,也把過往的很多存在,作為文化的標志或者象征物來感懷。但是,大多數的懷舊者,其實是并沒有意識到,很多的“過去”之所以無法持續到“未來”,往往是因為存在環境的變化,使得那些后人所珍視的標的物,最后無法生存。北京路的書店群的蛻變萎縮就是一個典型的縮影。
給文化類型的產業更多的生存空間,是現代城市管理的一個熱門話題。在巴黎,我們可以聽到很多的歷史故事,并在城市中找到故事牽扯到的咖啡館、圖書店等等,于是我們覺得那個城市很有文化、很有歷史的味道;然而,我們有沒有想到,在巴黎,不少鋪租是限價的,這種限價對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行業都有不同的注腳,而對于一些有歷史意義的店面行業,甚至有稅收方面的優惠可以申請,從而,使得很多“傳統”行業,還是能夠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盡管夜間書店擺出一副展業的態勢,但是它的生存模式卻是非常脆弱的,其復制的經營形態,也是小心翼翼的。說實話,媒體和業界之所以總是關心書店一類的“堅守”型文化產業的生態,期待的很可能是:我們的城市會不會、能不能衍生出若干“保護性”的政策或者法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