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我是歌手》,還是好聲音,無論是春晚,還是奧斯卡,一邊看一邊網上刷屏吐槽,已經成為看秀標配。吐槽從微博轉戰朋友圈,因為給人相對私密小圈子幻覺,口不擇言刻薄指數一次次刷下限,是不知不覺的不文明演變進程。
上周五《我是歌手》總決賽刷屏酣暢結束洗洗睡了,早晨起來美國紐約的同學留下一串微信語音質問,你怎么能說話這么刻薄,這么不厚道。惹禍的是我轉自別人的這條微信:“別煽情了,沒有任何不尊重游戲規則的人值得被尊重……”我還在后面添油加醋了句:“太同意了,又沒天災人禍不可抗力,又沒懷孕,要么不要來,要么死扛到底。”解釋后誤會消除,但也看到了一些做人盲點。
首先紐約的同學不知道或者說沒同步關注《我是歌手》這個節目,所以我和我的娛樂八卦同行、同好們在網上的自言自語、自攢稿詞兒的一場狂歡,就顯得目中無人、沒頭沒腦、無理冒犯,且主謂賓指代模糊,人家不知道你說什么呢。如果恰好戳中誰的敏感點,容易誤會。有點像我曾經的慈祥老板,每周開大會從來不點名批評誰,但是我們人人都覺得他在說自己。
第二,我們的確是把自己的刻薄和不厚道傾瀉給了娛樂圈,或者說長期為紙醉金迷、漏洞百出、千奇百怪的貴圈操碎了心,推波助瀾了自己骨子里的黑暗系和“小不確幸”潛質。再就是以我們這票半吊子專業觀眾,所引導的潮流就是,八卦吐槽、打探傳播內幕的邊角料比聽歌起勁。也就是說唱歌比賽引發的對音樂敬意和聆聽,遠遠沒有來自厚黑八卦混音的調門高,更何況還有孫楠退賽、汪涵逆天解圍、事故現場直播這么千載難逢的狗血橋段,不刷屏都新鮮了。汪涵的“不信你聽”體,作為處亂不驚危機公關主持人無腳本臺詞,那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別的。
檢討完自己的看秀心態不夠端正,再回顧第三季《我是歌手》,我覺得我們廣大觀眾把看秀不專注的責任都大包大攬到自己身上也不是個事兒。看三季《我是歌手》錄播時間分配趨勢就知道制作方用心良苦。這個金牌唱歌節目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播前戲,就連經紀人都要競爭上崗,然后抽簽啦,拉幫結派啦,誰感冒誰吃藥啦,洪濤“拖死你你還得僵硬地一笑而過”宣布結果,還有濃厚的哥哥弟弟妹妹江湖氣息……都被芒果臺玩得水乳交融、身臨其境。歌王韓紅是本屆《我是歌手》江湖氣爆表的最大成因,眼看著一季下來要成立門派的感覺。
娛樂巨無霸芒果臺也沒別的意思,利用這樣一檔所向披靡的節目,給你看到歌手在臺下的放松狀態(雖然仍然是包裝過的,不是陷在他們家沙發上的樣子),用虛擬零距離感吸引眼球,360度籠絡觀眾,創造天量收視和天價廣告。某種程度上說,與其說《我是歌手》是唱歌比賽,不如說是唱歌真人秀,秀的成分高于唱的成分。能來《我是歌手》的歌手,都有江湖名聲護法。他們不會像初出茅廬的選秀新人煽情那么容易被詬病以故事代替唱歌,擱別處叫炒作,擱這兒叫驚喜。觀眾太喜歡聽高大上冷面歌手,說自己“沒穿秋褲穿了絨褲”,是“面不改色心狂跳之人”了。比如本季人生贏家李健,他能和這個舞臺彼此成全,立地成神,就因為他的度剛剛好,否則戲太過高調或太low,都會成為槽點。 (黃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