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學習傳統文化有成為熱潮之勢,其中包括“讀經熱”。“讀經”是學習領會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這一點毋庸置疑。但“經”畢竟是封建社會和小農經濟時代的產物,其中包含許多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的內容,尤其是欠缺現代科學的內容。建構現代精神家園,僅靠“讀經”是不行的,還應注重現代科學研究和教育普及。
首先,科學改變人的世界圖景。科學是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規律性的知識。它來源于經驗,但并不依附于經驗,而是超越經驗。科學的世界圖景不是以直接的“共同經驗”為內容的,而是以科學概念、科學原理、科學方法等為內容構成的。它是一種概念化、邏輯化、精確化、系統化的世界圖景,具有內容的規律性、解釋的普遍性、描述的可檢驗性以及理論的可預見性等特征。
科學及其建構的世界圖景,主要不是訴諸人的感性直觀,而是訴諸人的理性思維。人是通過理性思維和科學知識去接受和理解科學的世界圖景的。列寧曾舉例說,人的感覺無法描述每秒30萬公里的運動,而人的思維卻能把握它。每一次劃時代的科學發現都為人類提供了嶄新的世界圖景。現代科學的世界圖景是經驗常識無法想象的。超越常識的科學世界圖景,為我們展現了奧秘無窮的世界,拓展了無限廣闊的思維空間。以現代科學變革我們的世界圖景,并形成科學世界觀,是建構現代精神家園的重要內容。
其次,科學改變人的思維方式。兩極對立、非此即彼,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超越這種思維方式,就要進入恩格斯所說的“廣闊的研究領域”,就要學習和掌握科學思維方式。恩格斯曾指出,所謂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就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為什么這種思維方式會普遍存在?恩格斯非常明確地回答:“初看起來,這種思維方式對我們來說似乎是極為可取的,因為它是合乎所謂常識的。”一旦人的思維超出“日常活動范圍”,進入非日常生活的“廣闊的研究領域”,就會發生恩格斯所說的“最驚人的變故”——必須改變兩極對立、非此即彼的常識思維方式。
科學的發展史就是人類理論思維的進步史。從人類理論思維的總體進程看,現代科學已經從對事物普遍聯系和全面發展的宏觀把握進入到對事物聯系與發展內在機制的研究,從對事物線性因果聯系的認識進入到對事物統計的、概率的理解,從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斷裂研究進入到對人與自然內在統一的探索。人們已經越來越深刻地懂得,我們用來構成世界圖景的認識系統,是一個由眾多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認識成分按照一定層次結構組成、不斷擴展和深化的有機整體。因此,現代人類的世界圖景是多序列、多結構、多層次且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網絡系統。現代科學“已把人類的思想訓練到能夠理解以前幾世紀中有教養的人所不能理解的邏輯關系”。
第三,科學改變人的價值觀念。科學以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和邏輯化的思維方式規范人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科學的價值規范集中體現科學精神。科學精神就是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實的求實精神、自我反省的批判精神、超越現狀的創造精神。它不僅著眼于經驗事實,更著重于對現實的理性思考;它不僅著眼于定性分析,更著重于定量分析;它不僅要求人的心態保持“必要的張力”,而且要求人的精神生活達到“辯證的平衡”。用科學理論支撐人的精神家園,最根本的就是用科學精神對待生活。
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科學思維方式及其所建構的世界圖景,不斷變革和更新人類對自己和世界及其關系的理解,即變革和更新人們的世界觀。世界圖景和思維方式的更新必然引起價值觀念的更新,變革人們的價值訴求、價值取向和生活態度,并形成價值系統的歷史性轉換。它引導人們在科學的世界圖景、思維方式和價值規范中達到以科學精神為支撐的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相互協調和自我認同。這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