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遙》在一波三折中終于首映,據說首批兩千多名觀眾都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姍姍來遲的龍標。但電影在掌聲中開始,卻沒有在掌聲中結束,與之前的巨大期待形成明顯落差的是首批觀眾的遲疑和失落。一時之間,《一步之遙》可謂是負評如潮。負評不是惡評,惡評往往是電影質量本身不過關的天災,而負評則常常是觀眾期待沒有被滿足的人禍。
姜文導演的形象積累始自1994年,《陽光燦爛的日子》如晴空霹靂般出現在沉寂許久的中國電影市場,標志著姜文演而優則導的成功轉型,也燃起了中國觀眾對國產影片新的希望。2000年,《鬼子來了》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收獲了一片掌聲,姜文完成了大眾關于藝術家亦是思想家的久違幻想。2007年,《太陽照常升起》在逐漸好萊塢化的中國市場折戟沉沙,票房的慘敗反而重塑了姜文的形象,他開始被藝術電影的受眾所接納,在知識精英的維度上同樣站穩了腳跟。2010年,《讓子彈飛》不但以7億票房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紀錄,還以大量隱喻被網友津津樂道。同時其魔幻現實主義的視覺風格更是博得了許多人的一致好評,于是姜文作為電影英雄的形象正式確立——他是一個要“站著把錢掙了”的業界良心,他是一個可以集票房大賣、社會批判、藝術水準于一身的中國好導演。
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一步之遙》千呼萬喚始出來。雖然電影要到12月18日才能公映,但是首批觀眾的反饋,已經預示了“英雄”的即將坍塌——觀眾們的期待實在是太高了!縱觀世界電影史,真正能夠具備市場、藝術、思想“三棲”共贏的影片一共有多少?他姜文即便再是條漢子,能夠做到五年之內拍出兩部嗎?
仔細觀察,負評的聲音多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滿屏大腿,太三俗。其實“大導拍大腿”的先例并不是來自姜文,從下至上搖拍大腿和直接凝視女性身體中段的視覺經驗,應該追溯自《金陵十三釵》。二、全場笑話,太低級。這種情況在中國電影界,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大家都是成年人,面對《泰囧》已破12億,《心花路放》都破10億的現狀,大家能不能灑脫一點?三、又唱又跳,太鬧騰。歌舞片的形式讓很多人都拿《天臺愛情》說事,就好像在中國拍出一部《天臺愛情》那樣的歌舞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樣。不說之前有多部MV和長片《大灌籃》《不能說的秘密》墊底,就單說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中國導演有幾個敢叫板周杰倫?別拿豆包不當干糧,什么時代了,跨界導演不一定拍爛片。
有網友總結得特別好:張藝謀有《三槍拍案驚奇》,陳凱歌有《無極》,馮小剛有《私人訂制》,姜文有《一步之遙》。雖然這里面罵人不帶臟字的意味特別濃厚,但是我想提醒各位看官一點:這些電影除了影片本身的質量低于作者標準線以外,其前期造勢的影響卻遠遠高于行業標準線。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步之遙》使姜文面臨信任危機,更可能是影片上映之前就以9.9元的票價預售3億帶來的原罪。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少人聽說負評后好奇心強烈,加上預售,《一步之遙》首周票房應該會達到預期。這一波之后的口碑才是該片賣相的風向標。(祖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