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說,在平均日票房超過1.5億的國慶檔,上映三天的《黃金時代》票房只有兩千多萬。數字上算慘敗吧,但我完全能夠理解。因為我身邊很多人就沒去看《黃金時代》——當然了,我倒不是說,他們不去代表這電影不好。只不過,看與不看的原因,想來大同小異。
首先就是電影時長,3小時,我一聽,第一個反應就是我的腰呀。坐動車3小時還能打個瞌睡,還可以借著上廁所的機會活動下,可是看電影就得坐著一動不動。就算是看《阿凡達》,我都堅持不了——光這一條,《黃金時代》直接把很多40歲以上的觀眾拒之門外了。
所以,當我在國慶前夜挑選合家觀看的電影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排除了《黃金時代》。我娃肯定不知道蕭紅是誰,我媽可能知道——那她也不會曉得端木蕻良與駱賓基。這樣,合家老小看《黃金時代》的幾率就很低了。
最后還有網絡上連篇累牘的宣傳。都說它是“大文藝片”“偽紀錄片”——絕對起了反作用,我更不要看了。作為資深文藝女青年,我對蕭紅的身世與創作,還是比較熟悉的,不需要用影像方式加強了解。而完全不知道她的人,該怎么去看?這部電影恐怕會時刻提示你對她的無知,讓人在看之前有做筆記的必要,應該打開電腦搜索一下……這樣的觀眾有多少?
看與不看,都是觀眾的權利,沒什么可說,但另一個問題又來了。每一種文藝形式,都分暢銷與小眾、眾口流傳與晦澀難懂,共同占據市場一部分。音樂有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之分;十年磨一劍的小說,投放到市場上鴉雀無聲是很常見的事;繪畫界,人人都知梵高——真看得懂嗎?電影界,也不應該例外,有些電影注定只能在小范圍內點燃人心。小說賣不動不要緊,作者能直抒胸臆,也就值了。而電影,卻需要一整個團隊、幾千萬乃至上億的成本。投資人的錢,一般來說不是用來給電影人抒發情懷的。如此一部大文藝片的票房低迷,則可能意味著以后不太會有同樣大型的文藝片出現了,盡管許鞍華導演一定是得到了投資人的理解。
可是一個全是不過腦子的電影的市場,又未免太無聊空洞。作為觀眾,我還是想看文藝片的,不太吵不太鬧,在某些傷春悲秋的日子,可以靜靜地落落眼淚——只要一個半小時就好。(葉傾城)
■微評
@奇愛博士:《黃金時代》在營銷方面甚至還布局了非市場性的藝術片推廣渠道——在電影資料館進行許鞍華作品回顧和影片首映。事實證明,《黃金時代》只在資料館才出現了一票難求、排隊數百米的盛景,這便是導演對文藝消費群體號召力的體現。
@錢德勒-摩羯:我始終不懂為何要讓莫西子詩這樣的民謠歌手唱歌送蕭紅?也不懂為何要拿劇照辦攝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