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口碑”可以被營銷、制造出來,電影打分可以被水軍操縱的當下,一部名為《繡春刀》的電影正在口口相傳,越來越多喜愛它的業內人士和觀眾,在社交媒體給予好評,推動其排片上升,《繡春刀》因此也有了一份特別的責任——為“好電影”正名。
什么是好電影?這個簡單易答的問題正在被模糊化,一些以賺錢為唯一目的的電影,正在用“存在即合理”“市場需求最大”“一代觀眾有一代觀眾的選擇”等說法,歪解大家對“好電影”的定義,電影審美標準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嚴格說來,《繡春刀》只能算一部正常的電影。簡單三五個回放,就干凈利落地介紹清楚了人物關系;一段搖移的長鏡頭,頓時帶來清新爽目的美感;看到一半的時候,已經可以了然它扎實的結構;沒有多余的角色,每個角色都在起作用……
有成功的地方,也有較大的遺憾,結尾處理得不好,讓它失去了成為一部優秀電影的機會。它能夠得到贊譽與推薦,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是部老老實實地編劇、頭腦清晰地導演、懂得搭配與取舍的電影,它捍衛了電影制作的傳統,它有創新,但卻不是無知者無畏的創新。
留意一下對《繡春刀》的推薦,會發現有觀眾打高分是報復性的,本來影片可以打7分,但偏偏給它打了8分,多給的一分,是用來報復暑期以來出現的那么多爛片。也正是這多出的一分,代表了影迷對好電影的期望,期望能看到更多正常的電影,讓觀眾可以在影片中感受到創作者對電影的熱忱,讓好電影可以得到好報。
國產片進入營銷的最好時代,也進入了創作的微妙階段——電影本身成為產業鏈的末端,極具嘲諷性。雖然新人輩出,票房高企,但國產片市場的擔憂要遠遠多于驚喜。跨界導演帶來的這針興奮劑,不會長期有效。如果失去對優秀電影創作者的鼓勵與扶持,無視好電影的存在,那么被傷害的不但是電影的創作主體,觀眾與市場也會在幾年后失去對國產片的耐心。
鼓勵好電影,最好的方式是走進影院觀看。迫于目前的市場環境,好電影得不到好票房也是無奈的現實,既然現實改變不了,那不妨從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開始,獲取最真實的口碑,傳遞最有價值的電影理念,為那些想把電影理想和票房愿望結合在一起的優秀創作者,開辟一個可以公平競爭的舞臺。 (韓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