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令頒布兩年來,演出市場兩極分化嚴重。當年那些靠政府買單和大型企業或團體包場,演出邀約多得接都接不過來的公司,開始在愁怎樣保持演出量,怎樣保證員工的工資。這其中,不乏多個“中”字頭演出團體及大型交響樂團。他們身后,一批小演出公司轟然倒閉,老板們琢磨怎樣轉行。
當年高高在上的演出團體,現在竟然開始為柴米油鹽煩惱,不能不讓人感慨萬千。從表象上看,這是由于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帶來的結果——對應的是“八項規定”明確提出要厲行勤儉節約,而后原國家廣電總局又下發《關于節儉安全辦節目的通知》,進一步作出強調和細化。但就實質而言,卻是演出團體長期脫離市場脫離觀眾的必然結果。
或許有人奇怪,過去這些演出團體不是十分火熱嘛,怎么還脫離市場脫離觀眾?其理由是,真正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應該是致力于滿足人民群眾不斷上漲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立在自發的大眾消費基礎上的。而過去的演出團體,接的活兒幾乎都是政府和國企的,由公款買單,以晚會為表現形式,一般人根本沒機會看。即使肯花錢去看,可面對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的門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出現了一種怪象,一邊是晚會泛濫,一邊是晚會饑渴;一邊是花錢的不看,一邊是看的不花錢。而現在依然存在著對立:一邊無戲可演一邊無戲可看,依然是這種狀態的延續。
今天講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應該是致力于滿足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這其中,可以有一部分走精品路線。但就整體而言,還應該是“大眾消費”,不能在價格上“高處不勝寒”。事實上這條路,不僅是不該走,而且也走不通、走不長。當公款不再追星時,尷尬也就成了必然。這就是市場規律,現在的遇冷更多是為過去的錯誤買單。
大眾精神文化需求呈現不斷上升趨勢,文化市場和文化需求是客觀存在的。真正面向市場找道路,面向大眾找生存,發展還是一片“艷陽天”。與那些走“公款追星”路線的演出團體遇冷不同,那些高度市場化的公司,因為從來靠無可靠、不等不靠,市場份額不降反升。比如說走市場路線的“開心麻花”,2012年收入4500萬,去年一個多億,已經進入全國話劇界兩強,僅次于國家話劇院,充分證明大眾市場潛力無限。
現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推出的產品遠遠脫離市場,一般人根本無戲可看。大腕們拿著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一場的演出費時,有沒有換位思考:一張門票少則幾百多則幾千,有幾人能夠承受得起?難不成只為看一場演出,后半個月啃冷饅頭?今年以來,幾位韓國男明星紛紛到中國“搶金”,而消息稱,這些韓星在韓國身價遠沒有中國這么高。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當前演出團體要價太高,一些明星身價畸高。
一邊無戲可演,一邊無戲可看,障礙就在價格,關鍵就在演出團體能不能轉文風接地氣。市場永遠都存在,就看文化團體如何定位,如何選擇。真正放下身段,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何愁沒有廣袤的市場?